燧人集團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和芯片制造系統有了突破,算是有了兩大底牌以抵抗接下來的風險。
但是光有設備沒有技術人才同樣也不行。
至于去那些國家級的科研或高校挖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是這樣一來也有一定的風險。
加上這個機構人才有很多都是有保密項目的,在接洽方面會十分的不便。
而去搜尋那些海歸精英人才,也難保不會被泄密的風險,加上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成本也很大。
那還不如自己培養人才,這才是目前的最優解。
現在白澤系統已經在燧人學院全部替換完畢,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校園網絡安全,加上小黑人工智能的防火墻,這無疑就是一道銅墻鐵壁。
那些外來的黑客想要攻進來,無疑是癡心妄想。
于是回到學校之后,他直接開始閉關。
不為別的,就是為了撰寫一個適合目前圍繞飛星一號的技術人才培養方案。
納米壓印機雖然在成本和技術上比光刻機好很多,卻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
那就是缺少完善的產業鏈條以及技術人才底蘊。
相比之下,西方圍繞光刻機的半導體產業經過多年的沉浸,已經收攏大部分高精尖人才,這就是目前國內所不具備的。
現在燧人的納米壓印技術初綻頭角,需要大力促進人才培養進程,否則到時候也會呈現劣勢。
“所以這怎么搞呢”開頭處許黎就有些犯愁了。
該以怎樣的形式去培養這類的人才,還有就是針對的對象又要設置在什么層次的學生
還有采取怎樣的鼓勵補貼措施這些針對培養對象的學生到時候需要進行怎樣的技術培育操作
最后就是為他們合適的企業技術崗位等等問題。
這些都是需要他考慮并解決的。
從目前情況看來,最好將這個培養方案放在光學機電工程學院執行。
因為機電院的學生所學的基礎知識都是與半導體相掛鉤的,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可以放在該學院進行試行。
而且最好是針對大一新生,畢竟要是從大二生開始培養,那成本實在太高。
大一生算是在基礎穩固的時期,這時候培養有關于納米壓印機的操作、維護等技術算是最好的。
腦中靈光閃過,他開始撰寫了起來。
除了以上的想法外,還有就是這個方案需要具有普及型、自愿性和高效性。
那就只能將創立一門相關的實踐操作課程,并且設置相對比較高的學分績點,而且還有一定的補貼以及指導。
同時還需要有一本簡潔的教材,讓學生能夠了解納米壓印技術的基本原理和知識。
當然這些知識不包括核心機密,許黎也沒有蠢到那種地步。
“教材方面的話或許可以這樣,小黑幫我從數據庫里面整理一下納米壓印技術的資料,排除那些核心的,”
“喵,已執行命令。”
許黎在篩選了資料庫的信息后,并且讓小黑輔助插圖,通過智能排班的模式,終于撰寫出一本不過200頁df格式的電子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