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同時默然,薛閑云再次問道,“你剛剛想要見我是想見我,還是想見它”
他伸出手,手中平平持著一把劍。
這是一把晦暗的劍,但不是湯昭那把暗金的劍,而是滿座賓客想看一眼而不可得的薛閑云鑄劍。
比起湯昭的劍,這把劍更是不起眼,甚至不像一把新劍,反而顯得陳舊,銹跡斑斑,亟待打磨。
石純青盯著那把劍,道:“這就是”
薛閑云道:“你早知道了吧這是寶劍。”
劍名,寶劍。
并不是每把初生的劍都有名字,大多數要等劍客給它取名,但這把劍的名字卻在它還是劍種,不,甚至沒有劍種的時候就已經起好了。
先有的“寶劍”,后有的寶劍。
想當初,石純青也有一把隨身的“寶劍”,那是薛閑云送給他的,是一把初看不起眼,越用越鋒利,越戰越強大的寶劍。那寶劍是法器,而且是沒有原劍的符法器,即使是薛閑云,也花費了巨大的心血才能憑空造出這么一把,也是唯一的一把。
當初薛閑云給石純青取名之后,又把這把法器制造出來,送給石純青,也希望他和這把“寶劍”一樣磨礪自己,將來青鋒出鞘,綻放光芒。
即使如此,薛閑云還是覺得不夠,他一直覺得石純青不止值得一把法器,他還需要一把真正的寶劍。所以,他要鑄劍。
是的,一開始他揣摩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的那把劍,從來也不是為自己鑄的,而是為石純青鑄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石純青喃喃自語。
“這句話是阿昭送給你的。除了要勸你沉下心來磨礪自己,勿要為外界云煙動心,更是告訴你,我鑄的劍是給你鑄的。這是阿昭的好意,他要你知道我對你好,想要打消你的叛心。”
事實正是如此。
湯昭當時已經察覺到了石純青的蠢蠢欲動,送了這句話給石純青,正是告訴他薛閑云的苦心。在他想來,薛閑云這個人明明有愛徒之心,只因為驕傲,一直不肯表現出來,可能會讓大弟子誤會,才發生了不好的事。如果讓石純青知道薛閑云是如何用心良苦,他一定迷途知返。
事實上,石純青一下子就明白了。
但是,他沒有返回。
“阿昭還是年輕,想的簡單了。他還是認為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的小孩子思維。我知道你不是終南那樣不知好歹的小混蛋,你叛離是你自己想好的。”
“我也覺得我知道好歹。湯師弟說了這件事,我知道是你的好心。所以我投桃報李,改變了計劃。”石純青澹澹道,“本來按照計劃,我應該潛伏到最后,在你鑄劍的關鍵時刻反戈一擊,奪走劍,毀掉琢玉山莊的。正因為我一時心軟,提前發動,讓你們雖小有損失,卻得到了警告,以至于能前提求援,今日從容布置,山莊上下逃過這一劫,反打退了我們。我損己利人,還不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