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心篇和劍元篇提點過,只剩下劍術篇。
說起這個,池副使就來了精神。
凡是經常戰斗的劍客,在劍術上都是有自己一番見解的。尤其是在劍心進展中不盡如人意,看不到劍俠境界的劍客,更會在劍術上多下功夫。而在劍客境界,大家戰斗力的強弱一看劍術二看劍元,并不大看劍心。除非你已經心有靈犀,在戰斗上御劍更神妙,不然劍心明澈抵不過劍術犀利、劍元充沛。那些積年的老劍客可能沒有劍俠的希望了,但他們依然是戰斗力頂尖的強大劍客,還勝過那些天才新晉。
當然,池副使還年輕,和那些前路斷絕的老劍客還是不一樣。
“首先說劍術是怎么來的,當然也是靠悟出來。但和混沌茫茫的劍心不同,悟什么樣的劍術是可控的。經過訓練,劍術的開發就算不能做到心想事成,至少也能不離十。具體的鍛煉過程我就不講了,書上有消息的教導,以你的聰明不難學會。主要是就是幾點明確的目標,堅定地意志,精準的細節,充沛的感情還有,不要過于背離劍意。”
湯昭大為受教,這就是傳承,如果聚寶劍的劍客當初能有人指點他根據劍意精準的開發劍術,至少隱患不會那么早發作。
“劍術的具體開發你自己練。我主要傳授一些構建戰斗體系的經驗。理論上,劍術是可以無限悟的。很多野路子劍客也真是很隨便的悟劍,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恨不得悟出幾百個劍術來。在他們想來,劍術多多益善,不知道哪個情況就用上了呢”
“然而這是不對的。劍術沒有上限,但我們是凡人,我們有上限。開發太多的劍術,不但記不住、用不上,而且會擾亂劍心。因為每一次悟劍都是和劍的一次交流,雜七雜八的劍術開發多了,劍心會失去方向,不進反退。所以要有的放矢的好。像我們開發劍術,都是成體系的開發,統一體系每個劍術作用互不沖突、互不重疊,互相補充。這樣戰斗時能夠迅速上手,不露破綻,又能靈活思考戰術。”
湯昭邊聽邊思考,道“每個劍客都有自己的一套體系還是多套”
池副使回答“可以有多套,但是不要太多。而且每一套體系要有明確的目標你這套體系是對誰用的你的敵人是誰一般來說,對敵人劍客、對天魔再加上一套修煉輔助已經綽綽有余了。三這個數字對劍客很重要,三常常代表上限。”
湯昭覺得很對,三這個數確實重要,劍客階位有點逢三進一的感覺。比如劍仙有一種劍勢,往往配三種劍法,而劍圣則是三個劍勢配一種神通。至少在劍譜的金字塔頂端是這么構架的。
哦,對了,到了劍仙,需要有三個劍意。似乎劍俠進階時就是要湊足三個劍意才能成為劍仙。
池副使哪知道他都考慮到劍仙、劍圣層次去了,道“像常規的體系中,一般都是攻擊、防御、移動、查探、控制等等不同方面的劍術組成的。不一定那么全。其中攻擊又有小攻、大攻、速攻、心攻等等分別。這些分類方式在書上也都有寫。就我個人的經驗,一個體系最常用的中心一招最強的大劍術,圍繞它兩三招搭配、連續的小劍術。配招可以是控制、防御。然后就是感知和身法。我會在體系中加入一招遁法,不為騰挪,為的是逃命。”
他笑了笑,道“有的人比較剛強,不會在成套體系里準備遁術,而是只獨立的準備一招保命的遁術。不似我隨時準備逃跑。但無論如何,沒有人會不準備遁術的,就像沒人會放棄貼身防御一樣。這個很要緊,你可以優先考慮。”
湯昭點頭,這就像“發配”那劍術一樣,關鍵時刻逃命用的。別說刑極,他用這一招逃跑幾次了而且發配是空間遁術,空間遁術是最強、最不講理的遁術。但并不是每個劍客都可以涉及空間的,這種劍術很難悟的。就算是刑極也不得不放棄了確定的方向,改成落腳點隨機,這是一種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