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血還未冷。
湯昭很欣賞他,可惜
“很難。劍客和術器不同。劍是天成,術器是人成。人有商量余地,天意無法討價還價。”
湯昭直言不諱道。
眼前這位這畢竟是個少年,不是老翁也不是病入膏肓的病人,不至于聽了噩耗就出什么好歹。反而若是一味哄著,給了虛假希望,以后破滅了更加失望。
秦永誠一滯,緊接著追問道“很難并不是絕對不可能嗎”
湯昭見他執著,肅容道“很難就是須盡人事而聽天命。你一定要知道個徹底就過來,我跟你細說。”當下帶著東西走回自己的辦公處。秦永誠毫不遲疑的一路跟著他。
進了辦公室,湯昭給他倒了杯茶,讓他坐下,方誠懇道“首先說,我這里是沒什么讓尋常人成為劍客的秘訣的。我只能說在劍客這條路上有靈感稍差的人都能下功夫爭一爭的關鍵。去爭也未必就贏,我也不鼓勵你一定去爭,你自己判斷。”
湯昭沒有特別研究過要怎么降低靈感,讓更多人成為劍客。他覺得這沒什么必要。
他想讓術器走進千家萬戶,是因為術器用諸般好處,方便生活,就像陳總說的科技那樣,讓世道變得更好。
而劍客劍客無論怎么說,第一要務是殺伐,就像武者一樣,是世間組成的一小部分,保境安民必不可少,但不需要那么多。都去練武,大家吃什么、穿什么
而且,現在缺的是成為劍客的人嗎缺的是劍。每年新劍都是有數的,劍種實在難得,舊劍更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死一個才有一個空位。現在符合條件的人都安排不過來呢,哪里還需要那么多備選
如果湯昭真要想現場制造一個劍客,那需要鑄造一把新劍,而不是成全一個新人。
但他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這個年輕人。不僅僅是欣賞他的誠意,更有點小小的私人念頭。
秦永誠的勤奮和稍顯平庸的靈感,讓他想起了另一位姓秦的師兄秦海舟。
雖然秦師兄不如薛師姐、江師兄和湯昭關系那么好,但也是他同門的師兄,也給過他不少關照。而且比起鄧師兄,湯昭更欽佩他。
秦師兄和鄧師兄雖然天資相仿、實力相仿、勢力相仿,似乎是一對臥龍鳳雛,但以秦海舟出身寒微的家境,并不更強的天資,能和鄧崇并駕齊驅,是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的。
雖然湯昭有時把秦師兄的“肝”和鄧師兄的“氪”相提并論,但他對秦師兄的“肝”更有好感。
以湯昭的出身,也絕不容許他和那些天生富貴要啥來啥的貴公子們共情。
有時候就是這么湊巧,倘若秦永誠不姓秦,或許真不能讓湯昭一開始就對標秦師兄,心存好感,愿意知無不言,這也是一種緣分了。
“靈感一尺這個數,畢竟是個虛數,是人自己估算出來的,并非天條。沒有哪個管劍的神仙托夢說過了一尺就有能做劍客,不過就不能做。只能說按照經驗,你到了一尺靈感,絕大多數劍都能和你溝通,至少你的天賦它們能窺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