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地方最好的武學學校的教喻是什么體驗呢
謝邀,人在云州,剛下太陽。
湯昭覺得吧,是個很累的工作。
雖然他正課沒兩堂,似乎時間應該很寬裕。
最需要備課的就是術器課,那是他武器庫里的東西,五天才講一堂,原也不費事,哪怕沒準備上去就講也無妨。而玄功課則只需要看著他們修煉,遇到有學生有疑問解決即可。而他最不熟的兵法課董杏雨一直沒交給他,不用對著課本現攢,算是很夠意思。
所以他花在備課、教課的時間連平時的四分之一都不到,按理說是很輕松體面的工作,比他在山上跟著師父日夜修煉還要輕松一些。
然而誰叫他要做個好老師呢
他想老師也不是他終身的事業,可能一輩子也只帶這么一屆,偏偏趕上了這一批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輕人,想必是緣分。
既然是緣分,何不做點有意義的事
倘若因為他的到來,能改變一些事情,能幫助某些人更進一步,也不枉了他這段計劃外的經歷。
然而
人一旦有了追求,就必須付出更多。
比如他想要做個負責的帶班老師,就不能學一般教師那樣上課出現,下課消失,必須早上起來看著學生的早課,晚上巡夜查寢,抓開小差的學生。他還要時時關注每個人的狀態,堅持督促眾人勤奮學習。
而他想多加強與學生們的交流,又鼓勵同學私下找他談心,那他就不得不面對多個同學不分日夜的找他,聊一些瑣碎的話題,不能不耐煩。
哪怕只有三十個學生,只有一少半的同學來找他,那也有兩位數的人同時聯系他,他們性情不同,卻都一樣充滿煩惱,課業的煩惱,生活的煩惱,青春期的煩惱
湯昭不但要認真傾聽十來份憂慮、焦躁、痛苦等等的負能量,還要盡量幫著想解決辦法。
在這種情況下,只說這些負能量傳播就非常干擾心情,他又是個能共情的,又不如老教師有經驗可以自己排遣,若非每天晚上修煉靜功放空心靈,還要堅持鍛煉精神,早就自擾不堪了。
而且,即使他是劍客、鑄劍師,學識上有了一定高度,但畢竟年輕,人生經歷不值一提,能解決的問題也是有范圍的。一些學生來自生活、人際等等方面的困惑和迷茫在他這里找不到答案,還可能把他帶茫然了,最后只能扥一些陳總那里繼承來的雞湯搪塞過去。
說到底,他不也是青春期嗎
與此相比,一些來自女學生有事沒事的圍觀、搭訕,都算小問題了。董杏雨在女生那邊很有威望,可以幫他擋住一些煩惱。
只能說,好在他第一次帶班帶的是素質比較高的學生。
雖然他們成績有高下,也有各種不足,但都知道努力,沒有需要湯昭追著跑的那種。就算幾個還在擺爛的,也不大惹事,安安靜靜的在角落里當一條咸魚。
學生之間雖然有沖突,也沒有太過分,不動真格的,拉幫結派還沒有琢玉山莊厲害,更沒有人和外頭不三不四的混混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