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壽王這個也不答應,那就是明著翻臉了,順王會送他一個大禮驚喜一下。
壽王盯著他,道“確實,興王也罷,苗太后也得確認一下。我去扶興王,你看看那女人。”
我去殺興王,你殺太后,誰也別落干凈。
兩人交換了眼色,一起上前。
一直被保護,以至于能比較冷靜的看完了全程的純王低低的哼了一聲。
現場殺人,還是殺自己宗族里的未成年,純王作為一直征戰在邊疆的藩王很看不慣的。
但這一聲幾乎沒有人聽見的冷哼就是純王能表態的極限了,這是政治斗爭,理應這樣殘酷,他不可能在如今這種局勢下做什么,他也只是一只政治動物,只是還沒那么純粹罷了。
但他余光撇到了王飛,就見自己兒子的臉上不但緊張,還有揮之不去的疑惑,心中一緊,沖兒子使了個眼色
怎么回事你知道什么
外面的局勢艱險再難過,也比不上自己家里人涉入漩渦難過,尤其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
這小子到底怎么混到渾水里去的啊
王飛看到父親詢問,索性也不打什么啞謎,趁著所有人的注意力不在這里,低下頭在純王耳邊道“事情沒完。至少有一個關鍵人物沒出來。可能還有更深的隱情。”
純王干脆也回頭對他兒子說道“漏了關鍵點沒關系,事情能做成就行。再好的計策實際上執行起來經常丟三落四的。”
這個道理就好像行軍打仗一樣,約定五路大軍從不同的行軍道路一起達到戰場,都說做了完全準備,但到了現場難免有失期的,來到現場的也有七零八落士兵逃散一半的,那時難道就死等而錯過了戰機嗎
所以在純王看來,不管有什么關鍵人物,因為什么沒出場,這次政變到這里也算成功了一大半。贏了就行了。
如果有失敗,那也可能是政變團伙后續的矛盾,或者被后來者摘了桃子。至少太后已經無力反抗。
大晉朝堂應該是變天了。
王飛搖頭,道“沒那么簡單,有人告訴我”
這時,就聽壽王道“唉,興王這是沒氣了”
就見他懷里那個身穿華服的少年稚嫩的臉上毫無人色,雙目圓睜,已然放大了瞳孔,氣息斷絕。
這個少年生在帝王家,卻很難說過過一天好日子,就這么糊里糊涂,十二歲夭折。
在場眾人雖然早就知道會這樣,還是心頭略過一絲陰霾。
政變本來就是流血,這才是開始。
壽王表情難過,卻看向順王和太后。
該你動手了。
順王看到了壽王給出了結果,也沒有反悔的意思,上前去扶太后,道“太后”
太后不比興王本就人事不省,此時還是有些意識的,看到順王靠過來,猛然后縮。
順王又豈能被她躲過出手如電,抓住了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