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坤劍定下的基調是雙管齊下。也就是衛長樂和湯昭都按照計劃培養,一個在內,一個在外。雖然湯昭察覺到他明明白白還是想選擇衛長樂,但對湯昭的要求也都給與了支持,任他在這幾個月中穿梭于各個域中做他要做的事,并給與方便。
這還只是湯昭他們這個計劃就有兩個選擇,同時在諸域開展的其他計劃也是如此。每一個計劃只要看起來可行或者哪怕有一線希望,劍山都會支持,也幾乎是每一個計劃都會推動所有的選擇,資源全部滿足,甚至猶有富裕。
這些計劃可能十之八九都用不上,這些消耗掉的資源事后結算也都是浪費了,但這么多年積攢的資源不浪費在這里,難道要留著給世界陪葬嗎還是要通通搭進那艘逃離的船里,說不定白送給天魔崽子們
據湯昭觀察,所有推行的計劃中,最為聲勢浩大的就是那個“諾亞方舟”計劃,正式名字暫定為“遺珠”計劃。這個計劃在劍仙大會上吵翻了天,同意和不同意的表態都極為激烈,然而最終還是在幾位劍圣的拍板下決定通過了。
通過之后,那邊就在選人了。這又是一件非常容易引起爭執的事,不管是出于公心還是私心,人選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的。雖然說多虧了天魔,使得名額增長到了一百萬,基本上能顧忌所有人的核心利益,使得爭執沒有那么殘酷。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眾劍仙也非都是清高之輩,總愿意多得一些,哪怕是照顧一下故鄉,給自己的村里、鎮里、城里都要幾個名額也值得爭上一爭。
只能說希望大家心照不宣,把爭執放在開頭,塵埃落定之后就能一心執行,別從頭吵到尾,乃至越發激烈,最后有了心結,等到啟航了上去的人都結了仇,那可能都不用天魔來對付,自己人就能在一艘封閉的船上自殺自滅起來。
湯昭不想參與這種爭執當中,他其實也沒資格要什么名額,現在給他留十幾、幾十個名額就算照顧了。而他總歸是寄希望于保存所有人,更急著在最后幾個月把眼鏡拼全。
同時,要是能利用最后一點時間沖擊劍仙就更好了,登上仙境,終究是身份完全不同,他也能真正發出自己的聲音,展現自己的力量。
若在別人,只這點時間當然是做夢,但他已經到了臨門一腳,唯獨最后一個劍意還沒有拼全。如果說拼全了,可能第二天早上他就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劍仙。
然而,說是可能就一眨眼的功夫,可是這一眨眼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眨的,可能一眨眼一輩子就過去了。湯昭請教了幾位劍仙、劍圣,給出的建議都是,如果你有奪取劍意的目標,那么不妨盡快去做,百分之八十的劍仙都至少從外面獲取過至少一個劍意,這沒什么可諱言的,得了外面的劍意融合好了,不影響前途,劍圣當年也有全靠搶的。
但倘若沒有既定目標,只肯自己去悟,哪怕是覺得自己已經抓住了一絲影子,也不要太迫切了,更別刻意去強求。更不要在如今這種劍懸于頂的危急之中逼迫自己,給自己壓力。就去做該做的事,增加閱歷,紓解心情,順其自然,反而更容易水到渠成。
湯昭虛心受教,便不再想自己若能成為劍仙便如何如何,索性讓自己先忘記實力的事,專心去找眼鏡的碎片。
按照道理,他應該現在太陽域尋找,然后再去其他域,先為其易,再為其難,這樣找到一部分之后或許給眼鏡的提示更明確,省得他去不熟悉的地方海底撈針。
但湯昭也有自己的考慮,畢竟這次在各域暢行無阻的機會難得,要知道各域之間已經經過了百年的分隔,幾乎就是一個個私有國度,劍仙互相不會干涉,就算是劍圣也不會常常要各廷配合一個外來者的。湯昭能得到這個機會,時效不知能維持多久,自然要先去平時去不了的地方,反倒是太陽廷是他自己的地方,別說將來成了四大支柱,就是現在也是想去就去的,留在最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