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府試唯一改變的只有那群參加了考試的學子們,于他們而言,是成是敗,在此一舉。
\t
\t過了,他們就能擁有童生資格,哪怕不算正經功名,也是對他們本身多年寒窗苦讀的一種肯定與回報,且只有過了府試才能接著考院試,這點才是最重要的。
\t
\t外頭人太多了,身為姑娘家,池梨與張大寶都不好跟人在下面擠,而府衙對面的各種酒樓茶樓位置又訂不到,那邊甚至連賣胭脂的鋪子里頭都擠滿了人。
\t
\t所以兩人干脆就沒出門,甚至也沒派人去看榜,反正如果中了,官差自然會上門報喜,如果不中,那等人群散了后,再去瞧一眼也不遲。
\t
\t跟上回縣試一樣,在放榜日這天,許氏就沒能安生在凳子上待超過半柱香的時間,一直在屋里來回轉悠,晃得池梨頭都暈了。
\t
\t可她沒法制止她娘,至少在徹底得知女兒成績時,要想許氏停止這種焦慮行為,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t
\t“噼里啪啦”
\t“咚咚咚”
\t
\t外頭漸漸傳來喜氣洋洋的鞭炮聲與鑼鼓聲,許氏頓時抬起頭,雙眼放光地往門外看,甚至雙手已經落在裙擺處,時刻準備著提起就往外沖。
\t
\t然而,就帶她即將邁開步伐時,那送喜官差的嘹亮嗓音也穿透院墻,傳了進來“恭喜南淮府河下縣學子舟有良得中府試四十五名”
\t
\t“舟有良”
\t
\t許氏聞聲愣了下,神情略有些恍惚,過了會兒才反應過來,自家隔壁確實有一戶姓舟的人家,沒想到那家也有學子參與了這場府試,還得中了。
\t
\t“真好啊。”她羨慕地喃喃幾聲,又繼續陷入之前那種焦慮狀態中,不管池梨怎么哄勸都勸不住。
\t
\t無奈,池梨也只能隨她娘去了。
\t
\t在舟家的報喜聲后,這邊街道又安靜了許久許久,久到池梨都覺得自己應該是沒考中時,卻突然又聞外頭又傳來一道敲鑼打鼓的報喜聲。
\t
\t明明人家距離還遠著,高唱的聲音也聽不真切,但許氏就像是一下子福至心靈地感應到什么一般,突然一邊拉著池梨往外沖,一邊高聲喊道“來人,將我備下的喜錢拿出來”
\t
\t聽到夫人吩咐的下人們立馬行動起來,其中就屬張媽媽動作最快,她懷揣著兩個沉甸甸的大荷包,健步如飛地追上自家夫人,緊隨在她身后出了池家大門。
\t
\t剛一走出去,她們正好撞上報喜隊伍,也聽見了那報喜官差高喊的名字“恭賀南淮府大垵縣學子池梨得中府試第三名,請問哪一位是池學子”
\t
\t官差目光在池家門口的幾位不同年齡段的女子身上轉了一圈,都沒找到符合條件的人,聽聞池學子年歲不大,今年不過一十有四,應當是個尚且稚嫩的少年吧
\t
\t他這么想著,不料卻見池家門前那位年紀最小的小姑娘主動上前一步,脆生生地道“我就是池梨,多謝差爺特意前來送喜,陳媽媽,給賞。”
\t
\t池梨遞了個眼神,陳媽媽當即會意,笑容滿面地將兩個早已準備好的荷包塞進兩位前來送喜報的官差手中。
\t
\t捏著手里沉甸甸明顯裝滿了銀兩的荷包,兩位官差很快收斂起臉上那點看見池梨居然是個女子的驚訝神色,笑容滿面地對池梨與許氏說盡了好各種聽話,直把人哄得眉開眼笑,這才借口還要去別家送喜報,告辭離開。
\t
\t其實哪兒還有什么喜報要送呢
\t
\t能上榜的總共也就那么五十個人,府衙又大,里頭官差多,大家為了能搶到這個美差事,都是瞧見了需要送喜學子的家庭地址在哪就趕著去了,哪兒還能瞧那么清楚。
\t
\t若非如此,他們哥倆今日也不會鬧這么一出烏龍,原本還以為是誰家兒郎起了個女兒名,沒想到那就是個女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