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t偏偏,現實就是那么戲劇性。
\t
\t女帝上位,宣布女子也可參加科舉。
\t
\t那么大,那么不可思議的一個機遇砸下來,砸暈的不僅僅是那些反對女子與他們奪權的男子們,也有許湘兒這種有心走出去,改變自己命運的女子們。
\t
\t她其實,不喜歡母親給自己選的夫婿,也不想嫁人。
\t
\t可是,當她滿懷著期望,試探著向母親透露出自己想要退婚去參加科考的愿望時,卻招致了鄭氏瘋狂的嘲諷辱罵,說她不安分,罵她出去拋頭露臉是在給家里丟人,諷刺就憑她還想考科舉,就連她兄弟至今都沒個正經功名呢,她一個沒怎么正經讀過書的女子又能掙得過那些男子等等
\t
\t最后鄭氏甚至以死相逼,逼迫女兒答應不再奢望那些不該奢望的東西,只安安分分等到婚期到來,嫁了人,再生兩個兒子,那才是她身為一個女人真正該做的事情。
\t
\t許湘兒直接被這一番劈頭蓋臉的指責與威脅給砸暈了頭,她不明白,母親為何突然會變得如此陌生。
\t
\t原本她以為,母親是最為疼愛她的,那么疼她愛她的母親,應當也會支持她的一切決定,卻沒想到,原來母親對她的那些疼愛,竟是遠遠比不上那位她甚至都沒記住容貌的未來夫婿,與根本還沒有影的外孫子嗎
\t
\t在母女倆爆發那場激烈爭執之后,許湘兒再不敢提起自己想要讀書考科舉的事情,因為每回提及,鄭氏都會變得歇斯底里,甚至好幾次刀子都擺在手腕上了,逼迫得許湘兒根本沒別的辦法,只能妥協。
\t
\t她總不能真的逼著自己母親去死。
\t
\t這件事雖說最后被掩蓋了下去,但她們之前鬧那么狠,其實附近伺候的下人都略微聽到一些,只要有心打聽,要想拼湊出個真相并不難。
\t
\t自家父母過于開明,導致池梨壓根沒想到居然是這個原因。
\t
\t她也大概能猜出鄭氏會這樣的原因。
\t
\t受封建思想毒荼太深,自認為讓女兒嫁個好夫婿,或者說只要能嫁人就行,婚后生個兒子作為下半輩子的依靠,這輩子她身為女人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t
\t至于女兒自身的想法
\t
\t那都不重要。
\t
\t她身為母親是不會害自己女兒的,所以她只需要按著自己的規劃老老實實走下去就行了。
\t
\t可以說,鄭氏的思想代表了這個時代絕大多數女性,包括男性的思想,要說她有多大錯,也不盡然,因為這就是這個時代女性的生存之道,通常違背者的下場都不會太好過,現如今浸豬籠什么的可怕事情,還是相當普遍的存在。
\t
\t像池秀才與許氏那樣開明的父母才是珍稀物種。
\t
\t池梨是被父母保護得很好,可她也不是瞎子聾子,很多這種時代的慘劇,其實她也有所了解,這同時也是她拼命向上爬的動力。
\t
\t因為她知道只有自己站在足夠高的地位上,才能抵抗這些來自于時代的迫害,包括那些在她背后一直不停歇的,帶著有色眼光的眼睛,與從不停歇的竊竊私語,也只有擁有足夠大的力量權勢,她才能夠有能力地去幫助更多地,像許湘兒這類正在受到壓迫的女性。
\t
\t不過要想解決許湘兒的問題其實不難,端看她本人愿意不愿意而已。
\t
\t“要怎么辦”
\t
\t這句話是池梨在內心詢問自己。
\t
\t真的要出手幫忙嗎結果可好可壞,但如果她不管這事,許湘兒這一輩子,可能都就只能這樣了,池梨實在看不過去。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