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我也想給我家妞兒報名。”
\t“孩兒她娘,我們家閨女瞧著也挺聰明的,要不也送去讀書”
\t“孩她爹,我也正有此意。”
\t“誰說女娃讀書沒用來著,這不挺有用的嘛瞧瞧池家小姐,這都考中舉人了,舉人啊,我記得是能當官了都。”
\t
\t
\t池梨自己也料想不到,只是接個喜訊的功夫,她周身又匯聚了不少功德。
\t
\t略一思考,她就明白了原因。
\t
\t這是榜樣的力量。
\t
\t因為她的存在,讓許多人都看見了女子讀書考科舉的好處,以至于讓許多原本沒有讀書機會的女孩子也多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由此而產生的功德自然歸屬于池梨這個起了積極帶動效果的好榜樣。
\t
\t普通百姓們可能懂得道理不是很多,目光也不像一些聰明人那么有遠見,但他們懂得跟風啊,誰家過得好,是怎么過上的好日子,被他們給瞧見了,想著讓自家也想過上這種好日子,自然就會跟著學。
\t
\t雖說這種行為有些不大好評價,但于實際上結果是好的,也沒傷害到別人,反而還能幫助到不少女孩獲得讀書上進的機會,就可以了。
\t
\t女兒考中舉人,還是第一名的解元
\t
\t池家夫妻又激動又高興,若非顧忌著還有外人在場,簡直恨不得原地跳舞,在心情大好之下,他們出手也相當闊綽。
\t
\t每個來池家報喜的官差都得到了一個沉甸甸的荷包,都不用拆開看,只需用手掂量掂量,就能知道里面至少裝了幾十兩銀子。
\t
\t這回官差們是徹底沒了剛剛等待許久的不耐煩,只剩滿心喜悅,對著池家人也是各種說不盡的好聽話一個勁地拋,包括圍觀的路人們在內,所有人都喜氣洋洋地。
\t
\t因為除去給官差的賞銀,池家還相當大方地讓人搬來幾大框糖塊,給每個圍觀的人發糖。
\t
\t“大家別客氣,都來領塊糖甜甜嘴兒,今日主家大喜,大伙兒一起慶賀慶賀”
\t
\t給糖可比撒銅板要讓人開心得多,畢竟糖貴,而銅板搶得再多,也就幾文錢,連一塊糖都買不起。
\t
\t池家發的糖就是一塊塊切成拇指大小的紅糖塊,這些糖拿回去不管是另外賣了換錢,還是自家人泡水喝了補身子,都很劃算,所以大家伙兒都領糖興致分外高漲。
\t
\t可惜一個人只能領一塊糖,但也很好了。
\t
\t畢竟是白得的東西,怎么能挑。
\t
\t所有領到糖的人都會歡歡喜喜地向池家道兩句祝賀,實在想不出祝詞的也會說句恭喜或謝謝,就沒人臉上笑容拉下來過。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