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宋行,在天龍世界已經渡過了五十年之久。
興之所至,他索性離開華山,再次回到了紅塵俗世。
大宋自當年哲宗中興之后,愈發的繁華,再也不復當年強敵環伺的情況。
哲宗一直活到五十六歲,才去世,如今坐在皇位上的,是他的長子,也算是一位賢明之君,帶領著大宋這艘巨艦,朝著未知的未來一路狂奔向前。
宋行在朝中的熟人,呂惠卿已經于十年前病逝,黃裳則在呂惠卿病逝之后,辭去六扇門職位,帶著家人隱居山林,不知所蹤。
也不知因為宋行的插手,未來黃裳能否創出九陰真經,這等絕世奇書了。
少林重啟山門,玄悲逝世,死前指明虛竹擔任少林新掌門,虛竹熟讀佛經,為人謙和,對少林弟子嚴加約束,甚少干預武林之事。
途徑大理之時,宋行聽聞大理國王段譽舍棄三宮六院,跑去天龍寺出家為僧,心中也是一嘆,并未前往與段譽相見。
最后宋行穿過雁門關來到塞外之地,在這里看到了唯一的熟人,已經須發皆白,年近九十的喬峰。
此刻的喬峰已經兒孫滿堂,卻依然獨自居住在塞外。兒孫們都四散在外,不在他跟前。
自阿朱于五年前病逝后,他不理會兒孫膝下承歡的意愿,獨居于塞外,說是要死在阿朱身邊。
當見到面貌一如當年,僅僅鬢邊有些許白發的宋行,喬峰的眼中滿是驚奇,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再見宋行一面,驚喜莫名。
一如當年般豪爽的喬峰,拿出珍藏多年的美酒,與宋行痛痛快快暢飲一番,訴說著這幾十年來的變化,恍如隔世。
在與喬峰道別之后,宋行一如當年般,再次離開俗世,返回華山。
此后三十年,宋行未再離開華山一步,每日不是琢磨陳摶老祖的易數之道,就是揣摩自身武道。
雖然因為精神未能圓滿,不能達到此界巔峰,但是宋行卻另辟蹊徑,將易數與武道結合,創出一門獨特的武學,取名歸藏易鑒。
歸藏易鑒,包含宋行穿越三個世界的武學之理,寧道奇所書南華經,少林醒神、光明經,又包含陳摶老祖的易數之理,可謂無所不包,浩如煙海。
以乾坤巽坎、離艮兌震為基,依周易之理交相生衍,幻化天地萬象,天地萬物,皆歸藏于其間。
天下任何武學,不論是拳劍掌腿奇門兵器,皆可演化入歸藏之中,變化繁復,包容萬象,循環演化,無窮無盡。
歸藏易鑒一成,宋行武道融會貫通,臻至大成之境,易數之理,更是師承陳摶老祖,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境界
經成之日,宋行端坐華山之巔,為自己卜算一卦。
離卦上震,中存兌巽,上下皆明,利貞,亨;繼明照于東南方。
宋行哈哈一笑,眼中露出欣喜之色,離為火,大利東南。
心愿已了,再無滯留的必要,笑聲未歇,宋行人已是憑空消失在這個世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