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宋行手中之物,靜遠眼中露出奇怪的神色“龜甲天師當年尋找的古物,就是這個”
宋行看著手中的龜甲,龜甲通體白色,形如美玉,卻渾然天成,不似后天凋刻而成,拿在手中分量遠超普通龜甲或者玉石。
龜甲正反面均繪有朱紅色神人,神獸和人物,正面上部所繪神人,人面魚身鳥足,身穿豹斑紋衣褲,作奔走狀,頭部前后還各有一蛇形物。
其下繪有神獸,鳥首獸身,三個鳥形足,前足在上,后兩足著地,頭上長有一角,尾巴回卷,亦作奔走狀,前足繪有云足紋。
將龜甲翻看了下,紋路清晰,和普通龜甲無異,除此之外沒有任何額外的字跡。
靜遠還在嘖嘖稱奇,不知道為何如此逼真的龜甲,會藏身在一塊巨石之中。
不過此刻的時機,不太適合他研究這門功法,只能將注意力重新轉到手中龜甲之上。
靜遠湊上前仔細端詳著宋行手中龜甲,突然摸了摸胡須,試探性問道“龜甲,師弟你說,這有沒有可能是傳說中的洛書”
不怪靜遠如此猜測,實在是洛書太有名氣了,提到龜甲,修道之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在先秦、西漢的典籍中就有明確的文字記載。
管子小臣曰“昔人之受命者,龍龜假,河出圖,洛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見有者。”
河圖洛書是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桉,源自天上星宿,蘊含著深奧的宇宙星象密碼,歷來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源頭。
洛書之意,是表述天地空間變化脈絡的圖桉,但其來源神秘,已不可考。光是宋行知曉的各種傳說,就有四五種。
相傳黃帝統治時期,帝巡游洛水,時值大霧,見大魚困于河灘,遂殺五牲祭天帝,降下暴雨使洛水暴漲,大魚得救后獻河圖洛書,留下了洛書魚獻的傳說。
另有傳說,堯帶領眾酋長東游于洛水,偶沉玉璧入洛水,忽見洛水上光芒四起,有靈龜出而復隱。
堯便在洛水邊修了一個祭壇,選擇吉日良辰鄭重其事的將璧玉沉入河底。
稍傾,河底便光芒四射,接著又飛起一團云霧,在云霧中有噴氣吐水之聲。大風過后,云開霧散,水上漂過一個大龜殼,廣袤九尺,綠色赤文。
殼上平坦處文理清晰,上有列星之分、七政之度,并記錄著各代帝王興亡之數。
還有傳說,虞舜時,舜習堯禮,沉璧于洛水,水中有赤光忽起,有龜負圖書而出,接著一卷甲黃龍,舒圖書于云畔,將赤文篆字以授舜,這就是傳說的“黃龍負書”。
但在道教之中,流傳更多的是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
聽到靜遠猜測,宋行舉起手中龜甲,仔細端詳起來“洛書是刻在龜甲之上嗎”
靜遠眨了眨眼“書上都這么說的啊。”
宋行將龜甲遞給靜遠“可這上面沒有字,你能看出什么來嗎”
面對當年孫恩都重視的異寶,靜遠小心接了過來,學著宋行左右翻看幾遍,除了龜甲上的紋路,其余什么都沒看見。
“好像就是一塊白玉凋琢的龜甲,”靜遠將龜甲重新還給宋行,口中說道“不過這上面繪的神人神獸,我知道為何物。”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