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向雨田如此說,宋行不由好奇“明王不動心經,凈念禪宗的這門功法,值得你花費這么大的代價”
花了三十年功夫,通過魔種一點點侵蝕了空的精神意志,只是為了完整獲得這門心法,可以感到向雨田對這門心法不惜一切代價的渴望。
不動明王名稱中的不動,是指慈悲心不變,無物可以改變撼動,明則乃智慧的光芒,王是對能操控世間萬物、現象的人的尊稱。
相傳大自在天認為自己是三千世界之主,故心存傲慢,不肯皈依佛祖,所以佛祖化身不動明王,前去降伏其心。
不動明王用其足踏大自在天的頭部,使其歸順,在諸明王之中不動明王也是最高尊者。
向雨田看著宋行,感受到他體內勃勃生機,嘆息一聲“等你到了我這個境界,近百年時間完全看不到前路,死亡一步步逼近時,你就不會這么想了。”
“魔門口口相傳,慈航劍齋的慈航劍典,是地尼翻閱謝泊的魔道隨想錄,將其中破碎虛空的理念融入到自身彼岸劍訣,創出了慈航劍典。”
向雨田看向宋行二人,說出讓他們震驚的話語“沒有人知曉,其實當年的天僧,也創出一門不輸慈航劍典的武學。”
宋行二人都明白,向雨田所說的這門功法,就是不動明王心經。
宋缺皺眉“若這門功法真的不輸慈航劍典,為何這么多年來都不見顯于世間”
向雨田道“慈航劍典以氣主靈神心五大要訣為綱領,分別是劍氣長江、劍主天地、劍靈寰宇、劍神無我、劍心通明,以靜、守、虛、無為主,最后邁入死關,更重視的是精神境界的修煉。”
“無色無相,人非人,劍非劍,返璞歸真,與天地契合,而明王不動心經則恰恰相反,修煉的是體魄肉身,將身體修煉到人體的極限,繼而再超脫,超越極限,超越這方天地。”
聽到這里,宋行已然明白了天僧的想法“佛教中的不漏之身嗎”
向雨田點頭“不錯,佛家金身,也謂之不漏之身,陰陽歸一,抱元守一,心無旁騖,是為不漏。”
這個世界的武道,更多的還是籍武道以窺天道,正所謂下者守形,上者守神,始于有作人難見,及至無為眾始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當精神修煉到足以改變天地的境界后,自然而然的掌握天地至理,即可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力量,直至破碎虛空,飛升天界。
站在宋行的角度,修煉精神和修煉肉身,并不沖突,或者說,二者相輔相成,始于此岸,終于彼岸,肉身是舟,精神是槳,二者合一,方可渡盡苦海。
縱觀這個世界的武道,修煉越到后面,越是重視精神的修煉,畢竟先天境界已是可以調動天地之力,大宗師借天地之力展現出的破壞,更是驚世駭俗。
以精神操控天地的感覺實在是太過美妙和強大,與之相對的,體魄提升帶來的對武道的提升,反而變得無足輕重起來。
久而久之,這個世界高深的功法,越是修煉到后面,就越是重視精神的突破,比如道心種魔大法,比如慈航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