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見大漢眼看就要死在追兵手中,說了一句,腳下在船頭輕點,已是跨過數十丈距離,凌空一掌朝著那些蒙古兵打去。
兩名蒙古武官嗖嗖兩箭,向他射來,但面對宋行強勁的掌風,兩枝羽箭遠遠飛出,隨后二人被掌風摔出丈許,撲通、撲通兩聲,跌入江中。
宋行落在船頭,搶過面前蒙古兵手中長刀,刀光一展,已是將船上所有蒙古兵全都籠罩在內。
幾名蒙古武官還想要反抗,卻連刀身都沒看清,紛紛斃命。
一招解決了船上的蒙古兵,宋行轉頭朝旁邊大漢看去。
虬髯大漢全身鮮血淋漓,左手抱著男孩,虎目含淚。
追上來的那艘蒙古大船,見宋行殺了人,頓時鼓噪起來,箭如雨下,還夾雜著半生不熟的漢話“休要走了袁州魔教反賊的余孽”
宋行冷哼一聲,左袖拂出,面前空氣發出爆裂之音,上百只箭矢如遇鐵板,紛紛停滯在空中,下一秒紛紛倒轉射回。
大船上頓時慘叫聲一片。
張三豐帶著張無忌躍上小船船頭,聽到之前蒙古兵的喊話,有些吃驚“袁州魔教,莫非是周子旺的部屬”
周子旺是袁州的大地主,感于漢人在政治上的被欺壓,一直含恨郁郁。
后師從明教大和尚彭瑩玉,借助明教的勢力起義發愿推翻蒙元的殘暴統治。
周子旺率徒眾五千余人起事,背心皆書以“佛”字,徒眾認為有“佛”字可以刀槍不入,以師傅彭瑩玉為國師,任命師弟況天兼任左右平章,并改年號,自號“周王”。
那大漢道“不錯,我有負囑咐,這條命也不要了。”
他身上本已負傷,肩背上的兩枝羽箭又未拔下,且箭頭有毒,心情激動之下,口中“嘿”的一聲,便摔在船艙板上。
張三豐心想“早知是魔教中人物,這件閑事不管也罷。可是既已伸手,總不能半途抽身。”
蒙古大船見宋行功夫駭人,己方死傷慘重,不敢再逼迫,掉轉船頭,急劃逃去。
張三豐取出丹藥,喂入虬髯大漢口中,將小舟劃到渡船之旁,扶起大漢上船。
回頭見船艙中一個小女孩撲在男尸身上,直哭叫“爹爹,爹爹”
張三豐瞧那具尸身的裝束,當是操舟的船夫,心中暗暗嘆息。
蒙人統治天下,殘暴無仁,大量漢人死在他們的屠刀之下,張三豐活了百年,即使見過無數殺戮,事到臨頭還是忍不住感到憤慨。
眼下船夫已死,若是丟下這小女孩,只怕下場也是極為悲慘。
憐憫之下,張三豐將這女孩和男孩尸首一起拎回小舟。
上了船,看著一船的傷小,張三豐心想“眼下無忌行走不便,若到老河口投店,這漢子卻是欽犯,只怕難以周全。”
取出三兩銀子交給艄公,說道“艄公大哥,煩你順流東下,過了仙人渡,送我們到太平店上岸。”
那艄公見他將蒙古眾武官打得落花流水,早已萬分敬畏,何況又給了這么多銀子,連聲答應,搖著船沿江東去。
那大漢此時已是醒來,在艙板上跪下磕頭,說道“二位救了小人性命,常遇春給你們磕頭。”
張三豐倒是沒有什么表情,反倒是宋行微微有些吃驚。
“常遇春”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