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雖然不錯,可不是還有盟國新羅嗎”
“以在下所見,盟國不可持,若形勢有變,新羅未必會饋糧前來”
“為何這般說,百濟與我大唐本無沖突,卻是新羅死敵,當初新羅國主遣子弟為質,三番兩次來我大唐懇求出兵討伐百濟,此番出兵就是應新羅所邀,若是百濟復國,新羅人又怎么不會運糧呢”
“新羅與百濟世仇不假,當初與我大唐聯軍破百濟也屬實。但此一時彼一時,當初百濟強而新羅弱,不與我大唐聯盟,新羅不足以自存。
而現在百濟王室貴胄多半被帶到我大唐,城郭破、庫藏空、百姓疲敝,即便能夠擊退我軍復起,也已經不足為新羅害,反倒正好成為新羅壯大的餌食。
但如果新羅出兵出糧幫助我大唐擊破殘余的百濟軍,百濟之地便成了我大唐的郡縣,百濟之民變成了我大唐的百姓,新羅不但不能拓地益土,反倒還要小心哪一天步百濟后塵,若你是新羅王會怎么做”
聽王文佐說到這里,眾人的臉色都變得陰沉起來,柳安尤甚,他皺眉思忖了片刻后答道“若是我便坐山觀虎斗,坐視大唐與百濟兩敗俱傷再出兵,一舉而得二虎”
“不錯”王文佐笑道“若是我的話,就一邊以出兵相援為借口,侵吞邊境的土地壯大自己;一邊命人暗自尋找百濟王室后裔,以備將來”
“今日得聞三郎這番話,勝讀十年書,果然不愧是瑯琊王氏的后裔”柳安嘆了口氣,他轉向眾人道“諸位,方才三郎這番話,一個字也不能泄露出去,都明白嗎”
“是”眾人也明白方才番話的輕重,個個神色凝重,臉上再無方才的輕松。
柳安吩咐了眾人,又用一種特別的目光看了看王文佐,突然嘆道“我本以為侯景之亂后,江東大姓悉數覆滅,瑯琊王氏便再也后繼無人,現在見到三郎,才知道槐柳大木雖然主干朽頹,卻又能另發新枝”
王文佐被柳安這番話說的稀里糊涂,思忖了半響才想起當初把自己送到朝鮮來替子從軍的那個王家好像祖上還闊過,難道出自瑯琊王氏不過這種事情也不可能開口詢問,要不然豈不是露了自己的老底
說話間,一行人已經到了鹿尾澤,由于天色已黑,眾人便在澤畔蘆葦叢中的獸徑設下伏弩,然后回到澤旁的高地上守護獵場的虞人蘆棚休息,準備等到次日天明后再打圍。
由于身處敵國,柳安分配了夜哨,王文佐抓鬮抓到了第二班崗。約莫初更時分他被叫醒,走到蘆棚外。
為了防止夜里失火,取暖的火堆早已熄滅,王文佐將披風裹緊,盤膝坐在一堆待加工的蘆葦上,將佩刀橫放在膝蓋上,涂上油脂,又取出鹿皮輕輕擦拭。夜風吹來,夾帶著沼澤特有的水腥味道,遠處偶爾傳來到湖澤飲水的鳥獸的鳴聲,更顯得萬籟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