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安培卿來了”齊明天皇笑道。
“是的,肯定是他”中大兄皇子表示贊同,雖然安培氏在大和朝廷里為官者甚多,但能夠讓齊明天皇以安培卿相稱的卻只有越國守安培比羅夫一人。
“他總是這樣子的,步子大、急促、暴躁,他的馬一定渾身是汗,馬股被皮鞭抽的血跡斑斑,真的難以想象,安培卿怎么會有這樣一個漂亮嫻淑的女兒”
“我倒是覺得他們父女二人脾氣很像,只不過晴子的剛烈隱藏在心中,平日里未曾表現出來罷了”
“是嗎原來是這樣呀”齊明天皇笑了起來,但很快笑容就又從她的臉上消失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次只有請安培卿父女都忍耐一下了”
“陛下殿下”
安培比羅夫走進門來,他的嗓門低沉渾厚,帶有濃重的北方口音。他的身材高大,兩條濃密的眉毛離得很近,幾乎連在一起,高聳的顴骨和微微突出的下巴給人一種堅忍不拔的感覺,灰黑色的熊皮斗篷下是老舊的棕色皮衣,已經磨得柔軟順貼,腰間的皮帶上是一長一短兩柄鋼刀這是齊明天皇授予他的特權。
“免禮”齊明天皇指了指身前的一個錦墩“我已經聽說過你對肅慎人的勝利了,真是了不起的武功呀”
“說是勝利,其實也不過是僥幸罷了”安培比羅夫盤腿坐下,沉聲道“肅慎人的弓手十分厲害,兩次交鋒我方都死傷不少,最后不得不向蝦夷人做出讓步,換得他們的援助,方才擊敗了肅慎人。”
“雖然途中有波折,但最后還是迫使肅慎人表示臣服,繳納貢品,這就是勝利嘛”中大兄皇子笑道“若非越國守,其他人也無法征服如此兇狠的蠻夷呀”
安培比羅夫口中的蝦夷人乃是日本本州島島的原住民,以來自朝鮮半島的渡來人為核心的大和王朝將其不斷發動遠征,迫使其向本州島島的東北部區域遷徙,并蔑稱其為蝦夷人;而肅慎人乃是我國東北與遠東、北海道地區的古老民族。
大和王朝當時的統治核心在本州島島的奈良盆地與大阪灣周圍,企圖建立一個以自己為中心,遍布朝鮮半島以及日本海沿岸的藩屬體系,而安培比羅夫的這次遠征就是其中之一。
“殿下謬贊了我們什么時候渡海出兵”安培比羅夫知道齊明天皇年事已高,精力衰退,第二次繼位以來齊明天皇是一位女天皇,她曾經兩次出任天皇,即日本的第35代和37代天皇。實際上朝政是掌握在中大兄皇子手中,這次出兵朝鮮半島背后實際的策動者也是此人,所以單刀直入,直接發問。
“你剛剛到這里,還是先休息兩日再說”中大兄皇子笑道。
安培比羅夫知道對方貌似謙和有禮,但城府極深,自己若是追問只怕反倒哪里惹惱了對方便不好了,便點了點頭“也好,便依照殿下吩咐。”他又向錦榻上的齊明天皇拜了拜,便起身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