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撒了第一句謊,袁飛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說下去了,他裝出一副很肯定的樣子“校尉,應該不會錯,屬下方才進去的時候,這家伙正在從地窖里搬東西,那地窖頗為隱秘,若是外人肯定是難以發現的。至于外表,這家伙在山上熬了一個冬天,所以”
“這倒是,山里頭熬一個冬天,也難怪這幅慘樣”元驁烈點了點頭,他接受了袁飛的說辭,滿不在乎的點了點頭“那你就把都督府的無戰事令告訴他,把告示貼好,然后我們就去下個村子”
“是”袁飛應了一聲,轉過頭對王篙沉聲道“我等是大唐熊津都督府的軍吏,劉都護發下軍令,未來四十天內禁止攻戰,你們可以回到家中種田,過去的事情全部既往不咎。只要秋天繳納田課,都督府便發下田契,承認你是田主”
王篙大張著嘴,傻傻的看著袁飛,一副不明所以的樣子,袁飛心知對方還不明白“就是說你可以回來種田了,只要你今秋繳納田課,這房子和田地就都是你的了”
“都是我的了”王篙仿佛夢囈一般,他伸出右手劃了個圓圈“您是說這些都是我的了”
“對,只要秋天你繳納田課,一畝谷兩升,一丁布二丈五尺、麻三斤,那這田產就是你的,永業不替”
“是,是”王篙終于明白了過來,趕忙連連叩首,袁飛所說的這個征稅標準是按照當時唐的租庸調制而來。
唐時規定一丁分田百畝唐時畝大概等于現在的081畝,秋后每丁繳納田租兩石,平攤到土地上就是一畝地兩升谷的田租,而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則是調。
以當時的標準,是非常低的稅率了,更不要說唐分配的百畝田地中有八十畝是死后便要交還給國家的,只有二十畝是可以傳諸子孫的永業田,而這里交多少畝的稅就占據多少,全部都可以傳給子孫。
“好了”元驁烈見王篙叩首謝恩,知道其已經明白了,從部下手中接過書冊毛筆,將毛筆在口中舔了舔“讓這廝報上名字,家中丁口,好在田冊上登記姓名”
“是”袁飛應了一聲,對王篙問道“報上姓名,家中有幾口人,也好定下名冊,為你發放田契”
“小人姓王,名篙”王篙猶豫了一下,小聲答道“家中有老母,還有三個弟弟”
“你可曾婚配”
“小人家貧,無人愿嫁”王篙小聲答道。
“有這么大的房子田產還家貧”袁飛笑了笑“回去快找個媳婦,記住了,這田地你種多少,秋后就能交多少田租,那些田地就都成你的了人越多田地就越多,明白了嗎”說到這里,向王篙擠了擠眼睛。
王篙就算是根木頭,此時也明白了過來,他驚訝的瞪大了眼睛“你,你都知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