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僧奴笑道“王參軍,在大唐做官,最要緊的便是上達天聽。這位仁壽大將軍可是兩京的風流人物,只要他隨便在哪次宴席、游獵上替你開一開口,少則三天,多則五日,天子耳邊便能響起您的名字,您說這厲害不厲害”
“這么說來,這位仁壽大將軍還真是文武兼資呀”王文佐笑道“禮下于人必有所求,那你花費了這么多心力錢財見他到底是為了何事呢”
“廟宇之事”
“廟宇之事”
“不錯,王參軍應該知道家叔本是昭武胡商,這昭武本在祁連山北,漢時被匈奴擊走,不得不西遷,后來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各自立國。而曹姓便為這九姓之一”
“哦這么說來,你家也是王公子弟啦”
“王參軍說笑了,鄙國舉國皆為曹姓,哪有那么多王公子弟。再說吾家來中原已有五代,縱然祖上真是王公血脈,傳到今日也早就淡了”
曹僧奴笑道“只是我們昭武人多信祆教,在長安有祆廟,卻有人在背地里出言陷害,要朝廷下令毀廟禁絕,所以才想要結好那位貴人”
“只是為了金仁問替祆廟說一句話你們就肯花這么大的力氣”
“王參軍你有所不知,我們昭武人多從事商業,每到一地,就先到當地祆廟,打聽消息,住宿、寄存財物、遇到訴訟官司,都離不開祆廟若是把祆廟廢毀了,我們昭武人哪里還活得下去”
原來這曹家并非中原漢人,卻是昭武九姓胡商,即粟特人。這些粟特人原本居住在我國西北張掖至敦煌一帶,被稱為月氏人,西漢時月氏人被匈奴人擊敗,不得不西遷逃到中亞阿姆河流域。由于其地理位置正好處于絲綢之路東西、南北兩條大動脈的十字路口,粟特人多從事商賈,是著名的商業民族。
從東漢開始,大量的粟特商人通過商路遷居中原,在長安、太原、洛陽、河西諸鎮等商路周圍城市都有聚居點,由于粟特人多崇信拜火教,這些城市里也有拜火教的廟宇。
依照唐時文獻記載,在這些祆祠中,“商胡祈福,烹豬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但實際上這些祆祠除了宗教祭祀之外還承擔了交流信息、郵寄信箋、寄存財物、托辦喪事、司法代理、甚至郵寄款項等社會和經濟職能,對于主要從事商業的粟特人來說,這些廟宇兼有交易所、銀行、律師、商站等的功能,一旦被毀,其賴以生存的商業網絡便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因此一旦有廢毀祆廟的風聲,他們便四處奔走,尋找可以直通上層的渠道來衛廟就不奇怪了。
“若是這么說倒也說的通了,敢問一句,你們為了這祆廟愿意出多少財帛呢”
“旁人不知,若是我們曹家,破家衛廟也在所不辭”
“破家衛廟”王文佐疑惑的看了看曹僧奴,商人最為看重錢財,這廝該不是說大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