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試著縫了一雙拖鞋,鞋底和鞋幫都是布,等于是把鞋面給去了。
本來她只在室內穿拖鞋,被楚嫣然看到了,就讓裁縫來看,多做了幾雙,未東來和未起寧都穿起來了。只要不去前衙,未大人在家里現在就只穿拖鞋了。
家里的下人看到都覺得這鞋挺簡單的,特別是丫頭們,別的不提,拖鞋比草鞋舒服,又比布鞋省料子,只在室內穿,也可以穿更長時間。
未大人穿拖鞋被師爺等外人見過幾回后,外面都開始傳未大人清苦至此,鞋都只穿一半。
未起寧去書院肯定也是穿草鞋。
楚顏給他多準備了幾雙,防備著丟鞋。
不過他說不用準備襪子。
楚顏“可以嗎”
未起寧“爹給我說的,說這邊熱起來不穿襪子的多。木屐也要幾雙,拖鞋我也帶幾雙。”
楚顏嘀嘀咕咕“男人都可以不穿襪子,我也想不穿襪子。”
現在的襪子不跟腳,穿起來很難受,又不能不穿。
未起寧聽到了,小聲說“你在屋里不用穿嘛,出去再穿。”
楚顏“家里現在天天都有外人,讓人看到不好。”
未起寧更小聲了“那你現在不穿,我不說你。”
楚顏白了他一眼“我回屋再脫。”
未大人現在正忙公事,他對未起寧說,等他閑一點了就親自帶他去拜訪山長,等見過山長后,再拜訪一下本地的幾家人,他們有的是在書院任教,有的是有孩子在書院讀書。都見過之后,未起寧也認識書院的人了,再把他送過去。
未起寧“爹說我現在其實已經讀得夠多了,再讀也沒什么用了,讓我跟在他身邊多見識見識,回頭去書院,只當是結交同窗的。”等于是拓寬一下人脈,不是去讀書的。
楚顏“有道理。你這幾天跟在姑父身邊已經學了不少了吧。”
未起寧嘆氣“我覺得我以前學的遠遠不足張家二女的案子,實在叫我如梗在喉。”
這件事的起因就叫未起寧想不通
張氏二女為什么不肯奉養老母呢
退一步說,哪怕送去了,但只要在張氏女去世前接回來,如果張氏女沒有死在寄養院,而是在兩個女兒家中去世,那就沒有這一場禍事了。
楚顏“可能是沒有來得及。寡婦廟那個地方,想必也不會有人去通知他們張氏女身體不好了,他們兩家也沒有常去看望。”
寡婦廟其實是寄養院,楚嫣然知道此地,特意講給楚顏聽。
楚嫣然“每一地都應該有的,官府會設立,或是由當地的著姓主持,專用來給一些家中無產的人送終用的。有無兒女的寡婦,有孤兒,也有殘疾,還有失心瘋的。”
楚顏“專用來送終的”
是不是少了一個詞難道不是養老送終嗎
楚嫣然“讓其人有歸處。百姓總有生活無著的時候,死在外面就是橫死了,官府還要查問,在寄養院里死,也省得費事。張家二女這件事最錯的是張氏婦不是沒有兒女,她是有兩個女兒的。張家也不是無產,親戚朋友眾多,偏偏無人過問,致使張氏婦死在寄養院。”
可想而知,寄養院不是養老院。張氏婦在里面不可能有下人服侍,她要是自己能動,說不定可以回張家求助
楚顏在得知寄養院的真相后,不由得心寒。
張氏二女將母親送到那里,打的就是讓老母速死的主意。
只是沒料到國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