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第二個貴的原因,就是人為,珍品古玩是有限的,造就了其稀缺,古玩在古代官員士大夫生活中,還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隱藏財富。
華夏歷來講究財不露拜,對衙門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比如一個年俸祿不高的人,有了很多的房產地產,萬一如果被人舉報,那是要丟烏紗帽的。
然而古玩不同,古玩無定價,那些衙門的人通過古玩,可以洗白自己的錢,因為古玩無定價,因為他的地位,本是一百倆的東西,可以一兩銀子買,也可以賣出一萬兩銀子,所以不管你家里的古玩再多,也是情理之中,這是古代官員,大多以收藏古玩為隱藏財富的妙法,這也是為什么古玩會那么貴的原因。
而且,古時候的官員升遷并不是定時的,你在京城任職,購買了不動產,當時很方便,但是一旦外調,一輩子可能都不會再回來,無論是請人打理還是變賣,都會大費周折,當時沒有全國聯網的銀行,金銀的儲藏也不是很方便,但是一件古玩,或許跟一車銀兩車差不多,把一件古玩收在箱子里,并不顯眼,可一旦你拉一車銀子走,被御史大夫彈劾,不僅烏紗不保,甚至腦袋都不保,而古玩則就很好的避免了。
后世的情況是不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有沒有人用此洗灰色收入的錢,李均不知道。
他只知道后世華夏古玩上漲的速度可是不遜于房地產,一副字畫賣出幾百萬,幾千萬,然后是幾個億,十幾個億。
就說2010年,清乾隆時期的多色彩釉鏤空“吉慶有余”轉心瓶以5160萬英鎊約合5.54億元人民幣刷新中國工藝品拍賣世界紀錄;
2010年,北宋黃庭堅的《砥柱銘》以4.368億拍賣;
還有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拍出4.255億,王蒙《稚川移居圖》拍出4.025億……
國內瘋狂,國外也夸張,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華夏人所為,反正華夏人在國外買在國際上買買買模式也是相當夸張的。
達芬奇的最后一幅由私人收藏的畫作《救世主》被匿名買家購得,其成交價格是四點五億萬美元,也就是二十八億人民幣之多!
一副筆畫的畫而已啊!
不管那樣的原因使得后世古玩暴漲,反正漲瘋了。
現在李均面前的那副唐伯虎畫作,若是拍賣,在后世絕對是超過上億的!
李均輕輕地吐了口氣,定了定心神,把心中激動的心情壓了下來。
現在李均碰到這個小販,這也是李均的逆天運氣。
小販朝著李均抱怨:“你這人,到底買不買,你再看天就要黑了!”
“這畫你賣多少?”
“你這是第三次問價了?再不買,你走開,別耽誤我做生意!我最后再告訴你一次價格,那幅畫我賣一千,你買不起你就走人。”
李均對攤販瞧不起人的態度也不惱怒。
反正將來后悔哭死的人可不是他。
“你這地攤上的玩意,賣得真是貴啊,你看看十二個杯子就賣一千二,你這是一天就賺別人一年的錢,你看看那鼻煙壺,那畫你都收那么貴,又是別人一年的工資,我這再看下去,你不是一天要賺別人一輩子的錢。”
“廢話怎么那么多!你到底有沒有錢買?”小販十分不耐煩地說道。
“我要買啊,可是你這攤位上的老東西,我都看著喜歡,但是你價格太貴了,我這身上也沒那么多錢,這樣,你跟我到我公司去,我可以買下了,但是價格,其他的我都不看了,五千塊,你把這幾十件老東西都賣給我。”
李均也不耐煩地回復道。
聞言。
小販眼珠子狡黠地動了動,他現在賭博欠債兩千,這還了兩千,自己還有三千,這生意可以做,因為他手上可不止有這些老貨,他還有不少,當年他祖爺爺是地主,藏了不少好東西,破四舊的時候,他爺爺沒說出那藏寶的地點就被打死了,父親也被審問,可是父親也不知道啊,誰能想到他爺爺沒把藏寶貝的地點告訴兒子,而是告訴當年小不點的他。
“五千嘛,好!我就當打折賣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