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驛拿下了新西伯利亞一片森林的伐木權。
關鵬在滿洲里也拿到了進出口許可證,李均注冊的皮毛公司,在滿洲里招聘了一些當地人,李均在首都招聘的人不少也是源源不斷地開往滿洲里。
他們一部分尋找打開鋼鐵,聯盟蘇其他重工業產品的運輸通道。
一部分前往邊境附近的俄羅斯村莊,摸底情況。
那些報廢的坦克,重戰機,到時候統統回爐煉成鋼鐵。
收購報廢的坦克,大炮,重型廢棄軍事武器,這生意在現在的華夏絕對是膽大包天!
不過這事情值得去做。
這年代華夏生產鋼鐵的效率也不高,簡直可以說是低水平來形容,華夏這樣一個龐大國家鋼鐵的產量居然只有幾千萬噸,遠遠不能滿足國內需要,所以華夏是大量進口鋼鐵。
鋼鐵價格因為華夏城市建設,第一次房產熱,正好處于工業化階段,交通運輸,機械制造……各個行業都需要而快速被拉升。
這年代有背景的人通過批條倒賣鋼材,大發其財的就不少。
一輛廢棄的坦克可就是幾十噸鋼鐵。
回到溫洲后,李均第一時間趕回了家。
他是掐著學校月假的點回家的。
“兒子,還有一個多月你就高考了,你再努力一個月,一定要好好加油啊,我知道你成績不錯,但是最后的時間一定不能放松,一定不能。”
昔日見李均不分分秒秒看書就暴跳如雷的李爸變成特別的苦口婆心。
李爸最擔心這時候李均出狀況,因為考前人都變得焦灼,不僅學生如此,他作為老師也是那種感覺,希望學生出成績,更何況這一次他還是家長。
特別是有一次看見李均和一個女生抱上了,他一直擔心著兒子翻皮叛逆,但是李均每次期末考試考得非常好,他就沒提,但是現在一想起那事情,他就顯得惴惴不安。
李爸特別希望兒子能考上好的大學。
成為光宗耀祖的大學生。
因為這年代大學生的質量很高,所以大學生的數量也不是很多,一個省份錄取的人數一萬人左右,千萬人的考試,錄取比例非常的低。
所以考上大學,這本身就是一種榮耀。
要知道這年代的大環境。
考上大學對于農村學生而言,更是鯉魚跳龍門的機會,高考就是改變命運的鐵飯碗。
要想走出農村,就得拼命學習,考上大學,就能對得起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
只有考上大學,才意味著跳出農門,獲得城市戶口和“干部”身份,如果失敗就回到農村繼續世代面朝黃土背朝天,所以那些農村考生只要有一點點條件,就會拼盡全力去擠高考那道獨木橋。
因為這年代的大學生就是“天之驕子”,所以高考是神圣無比的。李爸一直有大學夢,只是他因為時代的原因,錯過了,所以他希望兒子能夠上大學,上好的大學。
與此同時,這年代的學生還有一個求學途徑,就是出國熱,哪怕那些在燕大,北大等名校學業有成之后學生,都喜歡選擇出國留學,他們很少會回國,大部分在國外安家立戶。
現在李均身邊就有一個人要走了。
暗戀李均的那個昔日“胖”丫頭林紀穎,準備帶著傷心離開溫洲,去法國繼續學習,那天李均和林紀穎有說有笑的進入教室,同學們說他們是才子配佳人,自己成績變好,自己減肥成功,變得漂亮又能怎么樣?
她爸爸在法國掙到一些錢了,要帶著她和媽媽一起去法國,她也只能無奈的選擇跟隨著爸爸過去。
但她的心里柔軟地存在著一個人,她好舍不得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