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軍區一面進行撤編準備,一面加緊施工完成未完成的項目,比如為某省的煤氣化工程埋設管道四十余里,有軍區在撤編之前緊急搶建公路和給水工程……很多被裁的戰士他們為軍隊,為人民做完最后一次奉獻之后,立即遵從整編命令,堅決,利落地完成最后一個軍事動作,撤編。
失去部隊番號,很多人感到憂傷和不平,但是一切都完結了,部隊番號撤了,從此他們也不再是軍人了。
這些華夏最可愛的人。
他們是人民在困難時候的希望,他們是地震,洪水,戰爭之中沖在最前面的人,他們流血不流淚,但是走的時候,還是低低的啜泣聲,他們舍不得離開,真想當一輩子的兵啊。
一直很久。
很多人的部隊被撤編了,他們也退伍了,但是史大逵他們覺得他們的師好像還存在一樣……
它的形體消失了,靈魂還在,遺風還在,現在老板讓他們盡力找到昔日的戰友,他們又可以重新一起共事了,雖然不是再次成為戰友,但是可以成為同事。
依舊可以同甘共苦。
因為大多數因為適應了槍炮機械,在進入其他行業有的人適應,他們知道很多戰友人生不如意,對于很多行業是不適應的,特別是這個改革開放的早期,他們很多人還失業,只能斷斷續續地找點零工做,有的要么就是直接回農村務農,曾經握著槍炮的手去握了鋤頭。
當然,也有一批人成功,不少公司老板是當過兵,比如萬達的王健林……
李均將史大逵這一群人再次撒出去了。
李均開始首都游走尋找聯盟蘇大使館的人申請有關包機,請求陸海聯通運輸的提案。
聯盟蘇因為已經展開了和華夏的全面貿易,現在申請的不只是李均,許多想在聯盟蘇的大商人都和聯盟蘇大使館提議。
李均從聯盟蘇大使館得到消息,他們政府正在做有關事情,大概幾天就會公布結果。
另外。
軍人做事情是很有效率的,而且軍人的果敢是高于普通人。
很快史大逵,侯軍,李敦厚,張濤……紛紛鼓動到了昔日戰友前往華夏的首都,尋求更大的發展。
均瑤外貿陌生人越聚越多了。
待史大逵等人回來的時候。
已經是上百退役軍人。
史大逵重點介紹了一個人。
“老板,這位是我以前的教官洪熙官。”
“在部隊里他的外號叫死神,他多次在戰斗中立功過,其中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十二次,先后幾次重傷差點死亡,但是每一次都跟死神只是插肩而過,又活過來了,我們就叫他死神,他死不了。”
李均深深地看了一眼洪熙官。
百萬大裁軍中不少有覺悟優秀的軍官離開隊伍,這洪熙官就是其中之一,不然按照他的戰功,估計決心留隊,那遣返的可能性不大。
“歡迎你洪熙官,成為我們公司的一員,這將是除了你進入部位之外的人生最正確的選擇。”
“希望和老板說的如此。”
“……”
李均接著對其所有人召開了第一次會議:“歡迎大家來燕京我的公司,大家來,就是想干一番事業,你們昔日是軍人,習慣戰場。那我跟大家說,我這里就是戰場,在我這里,你們一樣能找到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