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系大一的課程,只是四級的水平,李均上一世早就過四級了,他的水平在六級。
只是用得少,他需要的是口語環境。
不過現在英語系的學生這大一的課程似乎還停留在背寫上面。
上了幾天的課,百無聊賴。
1990年,俞敏洪因為收入太低,一個月幾百塊的工資,他想去美國留學,但是留學是一筆天文數字,得幾萬美元,他得打工一輩子才能去留學,所以他就決定搞外快創收。
在校外培訓,他這是窮得被逼急了。
他的托福考試考了663分,可以留學,但是沒有錢,誰能體會他的心情。
他的城里同學可以靠著父母去留學,他來自農村父母不能提供高額的留學費用,所以只能自己找出路。
他是一個自卑的人,唯一的特長就是英語,那么他就決定從培訓其他人英語開始。
但是今天他被燕大警告了。
甚至是被羞辱了。
對于搞創收。
學校認為他這是丟他們學校的臉。
突然,一個年輕人找上了。
“俞老師,我是外語大學的……”
李均做了自我介紹。
“不知道找我有事情?你是要參加我的培訓班嗎?”
接著俞敏洪自言自語落寞地說道:“我現在已經不能再開培訓班了,
燕大的處分,其中有一條是,打著燕大的名義私自辦學,嚴重影響燕大的教學秩序,這種處分,在體制之中,以后評選優秀,以及競聘副教授,教授等都會受到極大嚴重的影響。
他不敢再……
除非他不想做燕大的老師了。
可燕大老師,這不僅是一個工作崗位,更是一個榮譽,社會身份,他又有點放不下。
學校給他的處分其中一條更是如若再犯,就開除。
可是已經受處分了,華夏人是很歧視一個有污點的人,特別是體制內。
更何況,他的處分是通過整個校園大喇叭廣播處分的。
李均看著俞敏洪,眼睛充滿著誘惑地說道:“我不是想參加李老師的培訓班,我是想邀請李老師下海。”
“下海?”
“對,下海,做一番事業,我們華夏現在把英語定位學生們的第二語言,高考跟語文課一樣的分數,為什么大家學這個語言,就是為了培養出拔尖的人才前往歐美留學,獲得發達國家經濟建設,科技建設的各方面經驗。如果我們做一個英語培訓機構,培養專門靠托福,雅思的機構,必然大有可為。”
這輩子李均找俞敏洪做合伙人,因為上輩子俞敏洪就是做成這件事情的人。
李均作為老師和俞敏洪是同一類人,雖然成績別人看起來很好,其實他們自己知道他們自己不是那種最聰明的。
俞敏洪復讀了三年,高中念了六年,他是一種蝸牛的人物,做培訓機構,他不是雄鷹式的人物,但是俞敏洪是一個有蝸牛精神的強悍毅力者。
有人說能達到金字塔頂端的動物只有兩種,一是雄鷹,靠自己的天賦和翅膀飛了上去,還有一種動物也能到達金字塔頂端,那就是蝸牛。
蝸牛也能爬到金字塔頂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獲的成就,跟雄鷹是一模一樣的。
俞敏洪后來做成新東方,也是靠著他的蝸牛精神。
而且俞敏洪還有一種不同于李均上輩子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會去掙脫束縛去做事情,而李均顯然是極大欠缺,上輩子他對俞敏洪是羨慕的,甚至是崇拜的,雖然他取得的成就可能沒馬云馬老師阿里巴巴的市值的零頭,但是他卻是最讓李均佩服的商人“老師”出身的。
“下海,下海?”
俞敏洪腦袋嗡嗡聲不斷。
“對的,李老師下海吧,你不會再為幾百塊一個月的工資而斤斤計較,你可以更快的實現自己的理想,想留學還是想怎么,你都是自由的,不然你就是一輩子束縛,而且創建培訓班,也是為了莘莘學子,可以培養成千上萬,數十萬的學長,而在燕大你能一年教幾個學生,為了所謂燕大老師的虛名,只會為其所困一生。”
“我知道這個,我想問你一下,你為什么會找上我?”
“您被整個燕大大喇叭整個校園播放處分,這燕大我覺得俞老師是不會再待下去了,俞老師是做個培訓班老師的,而我正有這個想法做培訓班,需要俞老師這樣的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