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去蘇聯各個城市的國有銀行給我貸款,你們能貸款多少就貸款多少,貸款最好是貸美元,這盧布天天在貶值了,但是還款一定要是盧布,而且還款日期一定要在1992年之后,也就是1993年!!!你們聽清楚了嗎?”
“聽清楚了!”
與會的均伊銀行李三泉高管和眾人招募的分行行長全部應聲道。
接著,上百人立即行動,開始從各個蘇聯國有銀行分行進行貸款。
銀行之間的貸款,不像是企業的貸款或者私人貸款,銀行的貸款是同行借貸,這種借貸可以借出更多的錢,李均不僅質押均伊銀行,還將自己的均瑤外貿做抵押,均瑤外貿的利潤足以讓國有銀行動心,而且李均將自己在華夏故事所賺的錢做賬在均伊銀行,也就相當于均伊銀行利潤上億了,這也讓蘇聯國有銀行認可均伊銀行發展潛力巨大。
……
很快,李均得到了蘇聯各個地方城市國有銀行對均伊銀行可貸的消息。
于是,他一口氣從蘇聯那些國有銀行借貸了價值三億人民幣的盧布和美元。
不過借貸的利息極高,高達10%!
也就是說一共借了三億人民幣每年的利息就高達三千萬!
還款日期是定在1993年,也就是說支付利息九千萬!
這利息若是普通人是根本承受不住的。
若擱在和平時代,錢生錢是最賺錢的方式。
擱在蘇聯這個時代,蘇聯人想要錢生錢,只是自己想做夢罷了。
如果把蘇聯比作一個沙漠里的湖。
他們可都是空空水罐車來到蘇聯打水的,可不是給湖泊送水來的。
現在。
蘇聯的那些國有資產那些財富就相當于湖水,過去,蘇聯人民只能定期去享受湖泊里的一瓢清水,他們喝不痛快但也不會渴死。
但是蘇聯將實行私有化,將這個湖泊徹底放開,他們宣布任何人只要有器皿,憑器皿都可以去湖泊舀多少碗水,不過,因為物價飆升過不下去,吃不飽肚子,他們紛紛把盛水的器皿給當掉換取面包了。
他們把私有化后政府發給他們的價值幾萬美元的有價證券股份當掉了!!!
都在那些開車水罐車而來的歐美金融家手里!
于是,湖水的分配變成了不是所有人,而是落到了銀行家,金融家,那些開著水罐車寡頭們的手里。
他們憑借一個碗舀多少水,無數先前收集起來的器皿,一個三碗水,那也是把水罐車灌滿了。
于是造就了那些虛殼子而來的寡頭成了胖子寡頭。
空罐車變成滿是水的水罐車。
誰開來的車越多,賺得越多。
李均用貸款的錢,讓李三泉等人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要一口氣開四百家銀行,蘇聯一百萬人口的城市都開分行,高利息給客戶,然后接下來就是用用戶存儲的錢購買他們的器皿了。
李均要灌滿他的整個空罐車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