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乃至后世一些落后的山里農村,一些地方一個組甚至一個村都是一個大家族聚族而居的。
一個大家族五百年前是一家,經過時間的推移會產生眾多血脈相連同宗同姓的小家庭。
比如,家譜中記載這個家族是從那個祖公發展的第一代再傳到第二代……然后傳到當下,又只有這幾家是一個爺爺共同的傳人,那幾家又是那個爺爺的共同的傳人,而這些分得更小的小集體又是生活在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不同素質的家庭和人,他們之間就會互相攀比,互相競爭,互相的勾心斗角。
但是這種勾心斗角不會出很大的問題,因為一個大家族里總有那么幾個威望高,處事公正的人管著的,有許多社會甚至衙門難以決斷的家務事,只要他們出面卻能得到妥善解決。再者身為這個大家族的每個成員都有很強的家族觀念,都知道家丑不可外揚,內部有問題內部解決,不能宣揚內部的不團結,給外族以可乘之機。
雖然在內為名為利勾心斗角,但是在外卻以本族內那個有出息,那家搞得好做為炫耀的資本,這是同心連枝。
所以i,平日里勾心斗角起來是令人糟心的,一般大家族也是從里開始敗的,但是有時候團結起來,它的力量也是可怖的。
尤其在古代,那是輕易可以拉起族兵,比如戚家軍,李家均之類的……
這個年代,很少這種氏族爆發,但是對方挖祖墳,這性質太惡劣了。
儼然引爆一個姓氏群體。
當李家有老爺子說這是欺負李家沒有人的時候,平日里看不慣的自家兄弟,現在都是戰友了。
一致對外。
說欺負李家無人的是大爺爺家的二伯伯,年紀已經七十多歲了,但是身體看著十分硬朗,當年對李均家分田地的時候,對李爺爺很是兇得狠,因為李均爺爺只有李爸一個,他們仗著兄弟多……
如今他迅速成為這個群體的領袖。
他也一把年紀了,這時候要是沒找回李家門面,過幾年死了那也是無言見列祖列宗。
他們要問,怎么祖墳都被刨了,你們這些不孝子孫,讓他們成為了孤魂野鬼。
……
“李家帶把的,今天都要上!”
對于二伯伯的話,李均知道接下來有一場“戰斗”了。
無論是當年對李爸的欺負,還是現在要對欺負的人打回去,這二伯伯都充當著頭羊。
而其他人則是羊群,群體有盲從性。
“是李家的子孫,不能當孬種。”
“是李家的子孫,不能無顏去見列祖列宗!”
“是李家的子孫……”
二伯伯一把年紀脫掉了上衣,光著膀子,親自操起了扁擔。
人群迅速躁動。
在一群羊面前橫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過去,第二只,第三只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候,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經過那里,仍然會像前面的羊一樣,向上跳一下,這種現象心理學稱之為羊群效應,而人也有這種效應,即從眾心理。羊群是一個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但一旦有一只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有人操起了鋤頭。
有人操起了砍柴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