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提前建立煙草公司,打通銷售渠道,這是李均覺得要做的事情,賺錢不賺錢先是不在乎的。
后世華夏一方面要控煙,一方面又無法承受禁煙帶來的損失,華夏煙草公司希望能拓展海外市場,把煙賣到國外去,賺外國人的錢,但是好像很不容易,后世華夏煙草水平雖然發展上來了,但是海外市場已經被四大巨頭完全壟斷了,人家習慣了他們那種口味的煙草,也很難改變口味。
所以,他賺錢先為其次,要培育海外煙民適應自己公司的口味。
回到華夏之后,李均開始著手選擇東南亞那個國家建立自己的煙廠。
以東南亞為總部,打造部署全球的煙草公司。
至于怎么打通其他國家的銷售渠道,通過購買地方煙草公司,然后自然是廣告營銷,當然這之前,就是產品要先做出來,而且要做到最好。
亞洲吸煙人數最多的國家是華夏,印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華夏并不能作為李均建立煙廠的地點,因為是國家控制,而印度,也不是最適合的地方,印度人多地少,其不太作為李均選擇做煙廠的最佳地方,馬來西亞也不行,因為其種植條件不太適合,其煙葉單產低,而且不穩定,屬于世界中下水平。
其國內都是供應不足的局面,政府屢次提高煙葉關稅,以鼓勵國內煙草種植,鼓勵卷煙生產廠商多用國產煙葉,因為馬來西亞的煙葉生產成本較高。
李均將地點定在印度尼西亞。
因為后世印度尼西亞不僅是吸煙人數最多的國家,而種植煙葉也成了當地居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后世一些家庭靠其發家致富,其成為世界上種植煙葉最多的地方,其煙葉質量,品質后世相對不錯的。
當地居民都是將是將采摘回來的煙葉經過很多步驟到煙廠。
……
先從印度尼亞開始發展,后面再逐步收購一些其他國家地區的煙草公司,將自己的煙草公司鋪開。
負責公司的人才,李均準備從紅塔山挖人。
挖的是諸時健,前世這位國企老總將不知名的紅塔山做成繳稅990億的公司,但是由于體制原因,他對企業的巨大貢獻并沒有在個人所得上得到體現,18年來他的收入不過幾萬,為國家納稅990個億,而且紅塔山品牌已經價值五百億,員工是一千四百億,但個人幾萬的收入巨大落差使得他心里嚴重不平衡,在1994年,他輝煌的人生之路偏離了航向,貪了174萬美元,被人匿名舉報,隨后他的人生走向了近乎毀滅,她的女兒在監獄里面自殺了,這個曾經紅透半邊天的國企紅人,執政了18年紅塔山集團的華夏風云人物一下子變成了階下囚,他被判刑17年,唯一的女兒還在獄中自殺,妻子也在監獄……
紅塔山,玉溪。
諸時健接受的時候只是幾十人小規模的國營煙葉復烤廠,還是要破產的破爛廠子。
如今做到那樣大的規模。
足見諸時健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