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姑娘,剛才對那眼鏡男小偷沒有一點戒備,現在戒備的自己的眼神,讓他很無語。
自己不是他的救命恩人嗎?
“我去南糯山準備考察那里的茶葉,聽說那里的茶葉特別的好喝。”
“你是茶葉商人?”
“對,有合適的茶園,我考慮投資。”
“那你真是大老板了。”
南糯山本來茶園茶葉被中茶公司收購,但是中茶現在不在他們那邊收購,聽說是停產了,所以村民們準備退茶還田,把茶葉樹砍到種植莊稼。
“那些幾十年,上百年的茶樹那砍掉多可惜啊,可是茶樹已經不能給我們哈尼族帶來財富了……”
后世高端茶葉競爭,就是這些百年茶樹的競爭,蕓南古樹茶一直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后世已成為常態。在后世,消費偏好、資源稀缺、資金進入等因素的作用下,古樹茶成為競價交易時代。
八十八萬某棵樹上的古樹茶。
“以后,我高價收購,而且我還要承包下你們那些種植水稻的農田,將南糯山打造成生態茶葉產業園。”
“五萬一斤的毛尖。”
“十萬元一斤的黃金牙!”
一些茶葉經常聽到賣出這樣的天價。
茶葉是暴利。
但是這個產業最底層的茶農他們是最辛勤勞作的人,但是他們采摘的茶葉卻是最便宜的。
南糯山的哈尼族時代種族,但是他們卻很少成為巨富人家,也就是這個原因。
茶葉也在于品牌,現在華夏還沒有多少品牌意識,但是后世爆發的時候,就能看出為什么有人暴富,有人種茶糊口都不行,以品牌名企收購40多塊的一公斤臺地茶為例,加上人工、物流、營銷成本等等,一公斤的最終成本超不過100塊,每斤的茶配貨價通常都會在150-300塊,利潤率大致在350%-800%。
企業由于極高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在生產和營銷上成本較高,被消費者所鐘睞和喜愛。消費者出于節省精力和時間,首選品牌企業更方便!這樣的結果就是品牌企業曝光率和購買率更高,品牌溢價高,產銷兩旺,這出現的就是一種近似壟斷。
但是以小單位和私人制茶,其買的就是普通茶,對中小加工廠來說有茶園的那么能有20%利潤,量大也可觀,沒有茶園靠收原料生產的利潤也就15-20%,其中還得減掉不少不能預估的費用,其實剩下的也不多了;如果是代工利潤還會更低。
這年代能想到營銷,敢營銷,砸入千萬去央視打廣告的只有史玉柱那種瘋子,反而他們能做成功,比如腦白金。
到了勐海,李均沒想到那幾位小偷也下了火車,他們看到李均一行人就像是貓見了耗子一般。
但是有一個還惡狠狠地看了侯軍一眼,他眼神仿佛在說,到了他們的地盤,他們有報復的機會了。
“老板,那幾個人也是這里勐海似的啊。”
“嗯。”
李均微微點頭。
窮山惡水出刁民。
不過,這里很快不是窮山惡水了,自己要把這里發展成為整個蕓南,甚至整個世界產茶最著名的地方。
他們能靠采摘茶葉,他們能靠自己的勤勞的雙手,能養活自己,能養活家人,也就不會去做那些偷雞摸狗的事情了。
所以一切,都是源于貧窮的原罪。
這年代華夏窮人太多了,七億人處于極端貧困之下,處于吃不飽穿不暖的狀態,未來華夏政府一直致力于脫貧扶貧工作,老百姓吃的飽了,穿得暖了,華夏的整體治安大為提高。
華夏改革開放史,也是一部減少貧困史,在改革開放幾十年里成為世界消除貧困人口的主要貢獻者。
好吧,既然大國企中茶大混亂,放棄了這里的茶葉,那么他就來拯救那里的茶農好了。
有了少女阿希,去從勐海這個縣城去南糯山的路程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