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一句話,大不列顛對他們卸磨殺驢。
不過從印度人說出了最終的緣由,一兩百年的時間里,幾十萬廓爾喀人曾為英軍效力,其每年花在廓爾喀花費上是驚人的,印度也從廓爾喀人招募士兵,每年要為廓爾喀退役人員和戰爭寡婦提供巨額資金,有上校坦誠,比如印度要照顧那么多廓爾喀雇傭軍相關的人數達到十幾萬,那是相當大的負擔。
雖然這時候他們沒想過廓爾喀雇傭軍為這些國家歷次作戰的時候,廓爾喀士兵都是前鋒,他們當作炮灰一樣用在最前方。
無論是一戰,二戰,還是中印,阿富汗,兩伊,索馬里,朝鮮,越南%世界各地他們大不列顛響應美帝或者沒有美帝參與的戰爭之中,廓爾喀士兵總是在英軍的前面,最激烈的地方,所以被廓爾喀老兵說成是卸磨殺驢,至于廓爾喀退役老兵到底有沒有參加反對武裝,李均不知道,但是因為首相夫人,整個國防部和廓爾喀老兵撕扯得全世界都知道了。
退伍遣散費,以及養老金,其他方面的福利,所謂的福利,后世許多華夏公司也是張口即來,可是真正的福利能落實多少,那就不知道了,李均覺得畫畫那么多福利,不太像務實的他了。
他可不想和廓爾喀老兵們扯皮。
一次結清就好了。
當然,錢,在服役期間錢可以發不一部分,幫他們先存一部分起來,然后退伍的時候,全部給他們。
李均準備建立軍功制度,就是在標準的報酬上,實行功勞現金獎勵,每個級別獎勵的不同……
看看是他們大不列顛人的福利吸引人,還是自己的現實福利比較吸引人。
華夏秦始皇可是第一次靠這制度統一華夏的。
而且他負擔比大不列顛和印軍輕多了,畢竟他們是招募成建制的廓爾喀雇傭軍,而他不需要那么多人,幾萬人,他養的起他也不愿意養,畢竟他是商人,又不是要建立一個國家,他只需要幾百人,或者上千人的強大私人武裝力量就好。
李均最為看中的是他們的忠誠,廓爾喀是雇傭軍之中做得最好的,他們雖然看上去遲鈍,但是這注定他們是戰斗起來的驕子。
招募雇傭兵,薪資標準,英軍標準三倍!
福利則是軍功輪賞制度,建立多大的軍功,對應獎勵多少的現金,去他媽的福利~
尼泊爾哈圖向導在雇傭兵宣傳著李均的招募條件,薪酬式的大秦“軍功制”的借鑒。
“英軍的三倍!多么誘人的高薪!廓爾喀年輕人這才是你們身價體現的地方,你們只要服役一年就比得上在英軍三年,三年就比得上十年,小伙子你們的黃金年齡有幾個十年……”
“來參加我們偉大的天均雇傭兵選拔賽吧!”
此時李均看著那個中外的天均,感覺得改一個字,天軍,好像更不錯。
“喂,你們這個福利我喜歡,你們怎么選拔?”
一個廓爾喀年輕人問著招募的哈圖向導。
“先報名登記,我們安排進行英軍式選拔……”
至于為什么不選用其它的選拔方式,李均詢問身邊的人,好像沒辦法一下子從很多人中選播,所以就用英軍式的廓爾喀人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