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寶的手重重地拍在李均的身上,仿佛將她的重擔交給他似的。
“真要我去挖帥哥?”
……
和小姨王寶寶打鬧了一會。
突然小姨王寶寶停下來了,變得嚴肅了。
“小李均,我準備學駕照了,不過海淀駕校也太遠了吧。”
王寶寶吐糟。
“那你過段時間再學,不久大學城附近也會有一家駕校?”
“真的假的?”
“真的,騙你又沒好處。”
其實李均真是騙王寶寶的,但是又不能說是騙,現在也是沒人在那里打算建駕校,但是李均準備投資駕校培訓市場了。
當李均聽小姨王寶寶說這駕校的時候,他就像是抓住了另一個商機,特別敏銳的感覺。
這年代駕校還是稀罕物,很少,因為華夏買得起車的人很少,所以學駕照的人自然是少,但是華夏經過改革開放,在千禧之年,華夏經濟就開始了顯著發展,一些抓住時代際遇的人,抓住了機會,成為先富起來的人,駕校市場開啟,再到后世,華夏經濟崛起,汽車開始成為了一種代步工具,因為幾萬塊就能買一輛國產轎車了,所以汽車變得很普及,駕校市場一下子爆炸。
華夏涌現出數萬家駕校公司。
但是駕校依舊還是人山人海的人在學。
一輛車高峰的時候,三四十人一天在練。
這個行業大有可為。
這個行業是前期投入大,后面都是數鈔票的事業。
而這個年代投資,那根本不叫投資大了,完全是撿便宜,白菜價的土地,政府最大的支持,李均蠢蠢欲動。
未來華夏三億多人擁有駕照,而且每年還是以數千萬人在增加,后世駕照市場有多大,就那三億駕照,大城市學駕照要上萬,小城市駕校收費是四千,這是一個超級大市場。
能賺錢的地方都是華夏人蜂擁的地方,后世華夏駕校遍地開花,但是人們發現開始有駕校開始倒閉,因為駕駛行業經過萌芽期,探索期,茁壯期,然后開始轉型,那些小駕校拿不出巨資轉型到多元化,優質服務培訓模式,信息跟不上時代,而開始被淘汰。
而李均深知駕校的各個階段,知道每個階段時代需要什么樣的駕校,打造華夏第一駕校公司,鋪滿華夏2000市縣,只要他想,輕而易舉可以做到,還是完全不擔心會被淘汰的駕校。
創立完藝術培訓公司,現在又準備做駕校培訓公司,李均感覺最近這是跟培訓事業扛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