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本一郎對公司員工下令道。
為了勝利,為了財富!
新聞漫天飛。
策劃如火如荼。
“免費理財外匯培訓班。”
“無金融知識炒外匯。”
“買到就是賺到!”
“十萬日元一百倍杠桿就是一千萬日元!”
“最近美洲盤有大行情!”
山田本一郎開始策劃出了這一世的“渡邊太太”提前一年多登陸外匯市場。
一位他們策劃的渡邊太太奈奈子,進入一個社區,她穿著得體,有著島國中年女性獨特的優雅氣質。
她說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加入到了外匯投資大軍之中,十萬日元,二十五倍杠桿,獲得了二百五十萬收益,她親自說法,讓身邊的家庭主婦一個個心動不已。
一位離婚婦女萬由美,和兒子靠微薄的積蓄勉強度日,萬由美去買賣外匯。結果她的才華一發不可收拾。短時期內寫了一本自己在一個月賺了100萬日元的小書,鼓勵那些需要照看孩子、忙家務的主婦積極投資。她的名字、照片和相關報道不斷涌現……
賣掉手上持有的日元,換取具有高息收益的外幣,比如現在的墨西哥比索,賺取固定的利差收益。眾多手握家庭財政大權的日本家庭主婦,就是用這樣簡單的方法實現家庭資產增值。
一些島國家庭不甘于國內微薄的利息收入,紛紛將資金投向海外金融市場賺取高額收益。高杠桿的外匯吸引了她們的目光,本來是機構占據大半投資的金融市場,島國的太太們瘋狂涌入,殺入就占據島國外匯保證金市場近1/3的成交量,并作為一個獨特群體,開始在全球外匯市場上呼風喚雨。
于是,人們以日本常用姓氏“渡邊”給這一主婦投資群體命名,渡邊太太成為日本主婦投資者的代名詞。
渡邊太太一傳十,十傳百,外匯能賺大錢,外匯……島國龐大中產階級家庭主婦們得到美元和墨西哥比索有巨大的投機機會。
一股龐大的熱錢涌入。
美墨雙方就目前的情形還未作出最終一致的決策,市場卻提前朝著多頭而去,這讓一些機構很迷惑,難道已經有一些機構知道了美墨政府的情況。
因為市場的風向一般都是由機構先做出的,外匯市場百分之八十都是由機構作出的,投資市場上散戶往往由于信息、分析能力、操作技巧難以與大型機構匹敵,一擁而上的買入往往只是羊群效應而已,最終會成為機構的“洗劫“對象。
所以不論是渡邊太太還是華夏大媽,都是散戶,如果將投資錯搞成投機,往往難逃賠本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