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華夏要加入WTO,而是是必須加入WTO,也必然能加入WTO,你的看法我都認同,我們現在關于WTO,有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國內還有一些相當反對加入WTO的聲音,第二是國外勢力阻止我們加入WTO,第三是……這一切都是因為如何擺在我們在WTO中扮演的角色,我們華夏怎么定位?”
對于WTO,在場的英語學生大多對這個經濟專業詞匯都還是陌生。
此時李均接著那位不太像答辯老師的老師回答了提問。
又是一口純正的英文飆出。
“如何定位,我覺得我們遵循這樣一個過程,先從學習規則開始,熟悉WTO規則到運作規則,最后積極參與制定規則,我們加入WTO后,是個新成員,即便想當領頭羊,條件也不具備,不過我們只要加入,華夏十三億人口的經濟體量在那里,其他成員也不敢小覷。”
大人物點頭,接著開始了第二個問題。
“世貿組織重大決策長期由歐美主導,美國,歐盟,島國和加拿大這些發達國家十分強勢,基本上重大事項,都是由這些發達國家大國私下先商量好,在于其他主要發達國家協調,方案提出后,他們會通過各種關系和手段,脅迫發展中國家接受,基本都是這么一個套路。我們華夏加入之后,怎么面對這些經濟大國的強勢?”
“我們加入之后,可以和發展中國家,比如印度,巴西,南非,阿根廷等國家抱團,并與東盟,非洲,拉美等廣大發展中國家密切合作,來使得我們華夏……”
李均侃侃而談,很多同屆的英語生完全是聽不懂,因為李均現在涉及的WTO對于這些非經濟學專業的英語生有點太超前了,現在只有英語專業研究生和經濟學研究生合體才能完全聽得懂,若是深刻理解,這得是博士生了。
而負責華夏談判加入世貿組織的大人物,則是喃喃著抱團這個詞匯。
“這個抱團,李同學,你能不能說得更具體一些?”
“完全沒有問題。”
“現在發展中國家在WTO有兩個重要團隊,一個是農業談判的G20,由二十多個國家組成,巴西牽頭,核心是巴西,印度,南非,阿根廷等,這個談判是進攻性的,要求發達國家減少弄個也補貼,降低農產品關稅,我們華夏現在是農業大國,那么我們可以完全抱團這個團隊,用戶G20關于農業談判的提案……”
“WTO另外一個重要團隊就是保護發展中國家農民生計的G33,由三十多個發展中國家支持,其由印尼牽頭,核心是印尼,土耳其,菲律賓,韓國等成員這些國家的農業都比較脆弱,強調保護中小農戶的利益,爭取一些農戶的農產品進口關稅不降或少降……我們華夏現在八億農民工,中小農戶的利益也要得到保證,所以,我們沒必要去迎合發達國家,只要和這些抱團的G33……”
李均侃侃而談地答辯。
讓賈老師以及系主任都很是慚愧,因為他們發現這個學生很多關于WTO的水平,他們都是一頭霧水。
幸虧來了熟悉世貿組織的大人物。
不然,他們要是問學生一些白癡問題,豈不是讓學生笑話了。
學生學習英文是干什么,是學以致用,這個李均是真正做到了,他已經成為了棟梁之材。他現在為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出謀劃策,他若是入外交部,必然是華夏一顆冉冉升起的巨星。
他們為學校能教出這樣的學生真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