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心中的希望,更是父母精神上的寄托,李均接下來是感受到了。
“兒子含辛茹苦地十幾年讀書,終于大學畢業了。”
“這就是大學畢業證書啊,原來大學畢業證書長這個樣子。”
看著畢業證封面燕京外國語大學燙金字樣,李爸不斷嘖嘖稱奇。
接著。
李爸小心翼翼地打開兒子的畢業證書。
第一頁左邊是兒子的相片。
接著是兒子在燕京外國語學習的學號。
上面蓋上了燕京外國語大學的公章。
李爸情不自禁地念出聲來。
茲學生李均XX系浙省溫洲人士性別男現年……學期期滿,成績合格,準予畢業。
校長簽印徐某某印。
1994年X月X日。
……
兒子從金榜題名到如今也是大學畢業了,接下來就是兒子另外兩件事情了,成家立業。
成家,找女朋友這件事,李爸覺得應該是李媽說比較合適。
李爸準備說說兒子事業的事情,兒子走經商這條路自然是必然了。
這孩子早慧,做生意出乎他的意料。
以前沒怎么叮囑過他,因為他還是覺得李均作為學生,應該把心思都放在好好讀書上,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兒子已經畢業了,拿到了大學畢業證書,是一個合格的大學畢業生了,自然要叮囑他事業上的事情。
兒子的第一桶金是國庫券,自己后來也知道了那是屬于異地政策方面的投機,李爸覺得吧,若是兒子想在生意上要有更大的作為,還是要腳踏實地做實業。
長久的,源源不斷的財富是通過創造出來的,不是每個時候都能投機取巧,巧取豪奪來的……
現在國家政策好,大力改革開放,富裕人民,自己富裕了也要記得回報社會,光索取不回報的人,只是寄生蟲而已,華夏改革開放是要人民都富起來,而不是只是為了幾個吸血的資本家而進行一場規模浩大的市場經濟改革的。
李爸的叮囑,這不是李均最近在思考的事情嗎,開始回報社會。
比如回報自己曾經學習過的校園。
溫洲章北小學。
前世幾十年都沒有再重返過小學校園,這一次他終于是來了。
童年的記憶或許有些模糊,但是許多的小時候的片段還是有一些的,一些老師還是印象深刻的。
男孩子,這年代之前,以及這年代之后沒有不挨打的。
那有后世老師不敢打孩子那種,這年代是棍棒下出優秀學生,嚴師出高徒。
那些曾經打過自己的老師,小時候是那么恨,暗暗想著長大以后得找老師報仇,現在想來那些都是曾經的一段幼稚回憶,別是一番趣味。
這年代道路上各種車輛還不是很多,這年代孩子大多還是處于放養階段,學校的大門不像是后世那邊緊閉著,這年代小學學校的大門還是敞開著。
李均一行人來到了章北小學,學校也不是后世那般樓房,此時的小學教學樓還是黑瓦黃磚屋,水泥地面,不過這比八十年代好多,那時候還是低矮的土磚屋,教室的地面也是泥土,坑坑洼洼的桌子都擺不平,而是墊著小石子或者小木板才能穩平。
老師的辦公室有兩間。
所有的老師都在兩間大辦公室里。
也不知道校長在那件辦公室。
李均的下屬前往兩個教室詢問。
這時候李均看到一個老師,朱老師,曾經在小學的時候教過他語文,那時候的他四十多,現在已經快六十歲了,感覺整個人蒼老了許多,背也駝了許多。
“朱老師。”
看著一個年輕人喊著自己。
走在路上的朱老師扶了扶自己的老花眼睛問道:“你,你是……”
“朱老師,我是你教過的李均,還記得嗎?”
“李均,李均……”
“李均,我想起來了,你是個出息的孩子,幾年前聽說你高考還考了一個浙省狀元,是我們章小的驕傲,李均,你真不錯,你還能記得我們這些老師,回來看看,真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