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地拿地皮。
至于這個時代白菜價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首先是華夏現在招商引資,地皮廉價吸引,另外一方面就是南島地產崩潰的余波影響。
李均曾投機過地皮,比如南島省的地皮,抄底套現了一筆大錢,那時候大概獲得了六十五個億,大大緩解了當時他的現金流問題。
均鑫地產已經完全撤離了南島省。
李均絕對應當是在南島獲利最多的人之一。
現在南島一位國企女老總正在撤離南島。
憶往昔,她唏噓不已。
對著旁邊的人她說道“那時我還不懂房地產,集團剛成立房地產公司,當時我來考察南島地產市場只是我的兼職,我被派到南島的主要任務是經營集團開發的一大型歌舞團。”
“我看中了南島瓊山的一塊地皮,位置較偏僻,但當時已經是非常便宜的了,只有幾十萬一畝,要知道那時候南島經過地產暴熱,基本拿不到這樣價位的土地了,很多在1989年后每畝十幾萬元,幾十萬拿到的地,在1992年飆升到每畝三百萬元以上,到1993年漲到680萬元每畝,漲速極其驚人。雖然那價格誘人,由于集團公司準備上市,資產重組的原因,我沒有拿下那塊地,有點歪打正著,但是如果那塊地,肯定現在是砸在自己手里了。”
女領導看著面前一大片爛尾樓唏噓地說道,其他人紛紛點頭。
天涯海角,爛尾樓,到處都是一片鬼域一般。
現在她要撤離南島省了,之前炒地皮的人多了,歌舞廳的生意自然就火爆,但是地產泡沫破了,錢和人都不見了,歌舞廳自然也就跟著衰落了。
所以,集團讓她現在趕緊賣掉南島的舞廳,因為南島接下來全都是一群背負巨額債務的人,沒有人再消費得起了。
除了這位女老總慶幸,還有一些在南島地產輝煌時出手離場的人也在慶幸。
比如潘石屹。
1989年他去了南島,南島剛建省,整個氣氛都特別的自由,前往南島闖蕩的大都都是滿腔熱血的北方人,大家都是闖天下的,什么都能談得來,雖然剛開始的時候他挺窮的。
但是和伙伴高息借貸炒了房地產,南島房地產在他們進入之后不久仿佛“砰”地一下點燃了。
老潘現在很慶幸自己當時的選擇是多么的對,在房地產最輝煌的時候,他出手了手中的房地產,獲利千萬,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多虧自己的敏銳,還記得那是1992年8月,為了核實一個項目的審批情況,潘老總以五斤橘子和一條香煙和他的潘氏憨厚微笑為代價獲準查閱有關內部資料。
他意外發現南島在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了50多平方米,而同期首都人民的人均住房面積才七平方米,這……他感覺南島的房地產要出事情了。
于是老潘早早地逃走了,他成為了在那場投機大戰中少數獲利豐厚的人。
但是大部分南島投機地皮的人沒有那么幸運。
他們之中有個人,有民企,有國企,有港商,有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