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農民問劉家兄弟:“你們為什么不生產和正大一樣的豬飼料呢?”
1987年,希望飼料公司在古家村買了10畝地,投資了400萬元,建立了希望科學技術研究所和飼料廠,又投入400萬元作為科研經費,找了國內外一批專家進行研制開發,同時將10萬只鵪鶉全部宰殺。2年之后的1989年,“希望牌”1號乳豬全價顆粒飼料推出市場……
“養豬希望富。希望來幫助。”
“吃一斤飼料,長一斤豬肉,希望飼料就是好!”
在隨后的征途之中,劉家農民兄弟打敗正大,奠定了“希望”牌飼料在華夏豬飼料市場的霸主地位。
劉家農民兄弟成為華夏首富。
他們在農村創業,他們的市場在廣闊的農村。
誰說農民不可致富,農業不可致富。
李均跟王家人講了新希望集團的故事。
那是正在發生的農民的故事。
因為他們也將打造一個這樣的農業公司,讓所有的王家村農戶跟著一起發財。
在成立大會上李均對著全體王家村民鼓勵說道。
“我相信別人可以做到,王家村人也能做到!”
“也許教育上存在寒門難出貴子,也許農村比城市建設起點要低,但是新希望這樣的農民公司,讓農民不也是翻身做主,成為大富豪。”
“我們要靠自己,我們要相信農民也可以成為先富起來的人,農村人家家戶戶也可以住上別墅洋房,樓下樓下,電燈電話,因為命運給農村人一個別人要低的起點,是讓我們用一生去奮斗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這個故事關于富裕,關于勇氣,關于堅韌,關于……它不是一個水到渠成的童話,這個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這個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李均在曙光成立大會上給農民工朋友進行了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講。
別的不說,這輩子說話的嘴皮子李均越來越覺得像后世馬老師靠攏了。
以前嘴皮子薄不會說那些場面的人,現在是張口即來。
“只要努力奮斗,大家都能在曙光農業里發家致富。”
李均說得很是激動人心。
鄉領導們也是跟著熱血沸騰的。
“祝福曙光公司在我鄉成立,我們鄉領導班子對此非常重視,我們領導班子相信我們王家村,以及整個江寧鄉都將在曙光農業公司的帶領下走向小康,走向富裕之路!”
曹鄉長和李均分別為基地大棚進行奠基儀式的鏟土。
這一趟,在金陵,李均不僅收獲到了金陵地鐵地皮,還成立了曙光農業公司,見到了小王瑤,以后更可以隨時隨地有理由能見到小王瑤。
還讓人找不出端倪。
這一次最大的收獲以上其實以上都不是,李均最大的收獲是小王瑤送給她的一本更加成熟的小人物,里面有很多小王瑤寫的文章。
其中關于自己的描寫,李均高興得不得了。
小姑娘將自己視為人生的榜樣,這都還好,關鍵是小丫頭居然說自己氣度非凡……啊哈哈!
不會是小丫頭現在就對自己有了愛慕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