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中天門又名二天門。
有一個中天門石坊,以前泰山多老虎,這石坊的旁邊有一個二虎廟。
在二虎廟門口看群山,高嶺攔壑,這只是登到山腰一半的地方,這里就能看到云煙,泰山真不愧是華夏五岳之首。
在中天門,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云煙繚繞變化,風景極其壯麗至極。
有大佬打趣道。
“這還沒到泰山山頂,就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泰山不愧為天下第一山。”
“是啊,我們泰山會以后也要爭取成為華夏第一會。”
一行大佬似乎不正經的話,但是李均知道后世泰山會的影響力,在華夏企業家之中影響很大,在華夏同學會,江南會之首。
……
眾人在中天門休憩一會后。
接著又朝著在頭頂上的南天門走去。
從中天門能看到南天門近在之尺,其實離得很遠。
這也和很多登山的人感覺是一樣,明明感覺山頂很近,但是走了很久很久似乎都還沒有到達山頂的樣子。
從中天門到南天門的路中,經過云步橋,五大夫松等景點。
其中云步橋最讓眾人津津有味。
云步橋顧名思義常常被山中的云霧籠罩,因此得名,今天云霧橋的云霧倒是不多,這也讓視野比較開闊,能看到橋北斷崖和如刀削一樣的石壁。
橋周圍有“月色泉聲“、“云步躋天“、“絕飛流“、“聳壑昂霄“、“氣象巖巖“等題刻50余處,真、草、隸、篆,體法各一,琳瑯滿目。
有幾個大佬喜歡書法,所以現在一些人還在討論著云步橋上石刻書法。
從云步橋等景點離去后。
眾人到達對松亭,前面將是泰山最險峻的十八盤,十八盤是泰山最為著名景點之一。
用肉眼看的話,十八盤幾乎是垂直的,山崖峭壁,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仿佛是天門云梯,從哪里登上去就是去天庭一般。
于是自古有這樣一句話,泰山之雄偉,盡在十八盤,泰山之壯美,盡在登攀中!
十八盤雖然人人皆知的,但是十八盤只有攀登的時候才真確切地感受到它的名不虛傳。
十八盤的臺階寬度都不到一只腳,而這十八盤的臺階有1600階,這要是按照一層樓是十六臺階算的話,足有一百層樓的高度。
要爬一百層樓啊,平時爬五樓六樓都累得不行。
所以眾人在對望亭準備再休息,當他們休息的時候,他們居然發現對望亭子不遠處一片草地上那群挑山工也在休息。
方正集團樓總裁很驚訝,打趣般地說道:“那群挑山工莫非是仙人,能騰云駕霧不成,他們明明是在我們的身后,怎么跑到我們的前頭去了?
“我看仙人未必,定然是那群老鄉知道近道,走近道超到我們的前面去了。”復興集團老總篤定般地說道。
泰山會的其他成員大多也這么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