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擂臺上,教練教過趙牧一個很簡單的戰術。
對戰比自己強的對手,能換拳就換拳,說不定能個勝利,而對戰比自己弱的對手,要防止換拳,控制風險,穩穩的拿下比賽。
此戰,趙牧就是利用了這樣的心理。
秦軍六十萬之眾,已成合圍之勢,糧草充足,士氣正盛,前有戰神白起坐鎮,后有秦王嬴稷親督征兵,相比于糧草匱乏,朝廷疲弱的趙國,他們早就進入了必勝的節奏。
事情按照正常的方向發展下去,拿下上黨高地只是時間問題,無非損失多少。
武安君白起,何等理性的一個人,在這種事情上絕對不會做無謂的冒險。
一炷香之后,撤圍的秦軍接上了向南逃命的將軍們,方洛、雷河本來還有所抱怨,可看到滿臉泥土的蒙驁和背上插著箭的王龁后,一句話都不敢說。
終于跑回丹水河的趙牧等人,略一清點,帶出去的五千人,最后能回來的不足一千人,死里逃生的士卒們臉上寫滿了欣喜,有生之年能在十倍于己的秦軍圍困下殺出重圍,光這份功績就能在祖宗祠堂謀個好位置。
突圍之后,帶佗自顧自的搗鼓著自己的頭皮,為了方便攜帶,每十個一捆的扎好放在馬背上,此時已經不下十捆,能在危險的戰局中有心情邊殺敵邊削頭皮的也只有帶佗這個猛人了。
佘天泰四處奔走,查看手下的傷勢,每次他的部曲都是在正面戰場,這次更是頂住秦軍圍攻的主力,看著活下來的士卒不到三成,心情很是沉重。
王猛同樣沉重,雖然他的部曲存活率最高,但已經是他帶兵以來的最大傷亡了,趙牧帶著他們打的這場高端局實在兇險,現在他看到趙牧就想躲著走。
亥時一到,天氣突然轉陰,大片大片的烏云遮住了月光,雙方此戰都以為是速戰,均沒帶多少火把,加上沒有主帥坐鎮,囫圇個的打在了一起。
上黨人的目標也從最開始的插旗,變到了最后的殺敵。
就這樣,上黨人和秦軍在丹水河西層整整打了一夜。
等白起等人回到光狼城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凌晨了。
白起屏退眾人,獨自一人坐在帳中,看著眼前的地圖雙眼無神。
敗筆
從軍以來最大的敗筆
布局了十多天,舍了數萬將士才引趙家兄弟將沖鋒,本想用最小的代價奪取戰爭的勝利,卻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被趙牧算計在了里面。
不僅讓他順利的攻了十天的營,還讓他平安的帶走了銀光甲,最重要的是,經此一戰,趙國軍改已成,內部各種問題一掃而空,戰斗力成倍上升。
賠了夫人又折兵,還親手為對方做了嫁衣,能說出“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的趙牧小兒,我倒想看看你還有什么本事。
白起隨手拿過一個茶碗,精準投擲到營帳一角,砸醒了打鼾之人。
那人爬起來,冷著臉來到白起身邊,正是善于打鼾的嫡長孫白勝。
白起問到“見到了嗎”
白勝看著并不高興,悶悶的說了聲“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