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成過親,但前頭娘子并不曾生養便去了。若我尋了他,再養不下孩兒來,難道再和離一回”
杜文秀低頭一笑,還說沒有這般心思,已是將人家家中大小事務打探清楚哩。
月娘也有些訕訕然,尷尬笑道
“非是我特意打聽,不過是在這邊做工的婦人們平日里閑話,多少也聽得幾句入耳罷。”
“說不得人家雖無正妻,卻有通房妾室,早養下了不少孩兒,哪里用得著你操心。”
杜文秀拿帕子捂了嘴,調笑道。
卻見月娘神情一暗,喃喃道“那卻是更不行了。”
“說句不要臉的話,雖我生在鄉間,父母早逝,但是兄嫂待我如同親生,便是侄兒侄女也要靠后,也是百般嬌寵長大的。”
“我自小羨慕兄嫂你敬我,我敬你的,有商有量,和和美美。這般相處的兩個人,中間哪里還有第三人的位置。”
“我便是尋不著這般的人兒,又怎會愿意將自己又重新關入那小小的一方院子中”
“況我又不能生養,這輩子恐是再難尋到良人為伴。”
“自打做了和離的決定,我便做好了孤獨終老的準備。”
“你若心疼我,等你家孩兒生下來,便認我做干娘,以后我養老送終,就靠他了。”
杜文秀本自聽她說得難過,話鋒一轉竟打起了自己未出世孩子的主意,不免兩人又一番唇槍舌劍。
卻沒注意窗外的影子輕輕地來,又輕輕地走。
時間就在忙碌中悄然而過,轉眼,便到過年了。
杜文秀大手一揮,家里每人都做了新衣,絮了新棉,穿起來比之先前暖和許多。
臘八這天熬了一大鍋濃稠的臘八粥,與左鄰右舍和范家都送了去,也收到別家的回禮。
還與池少東家送了一回,卻道昨日家里有急信來,今日一早少東家便回家去了。
先前還說要在東興縣過年,轉眼就走了,計劃趕不上變化哩。
杜文秀偷眼看了看月娘,瞧著她臉上并無波瀾,才放下心來。
過了小年,工坊里便放了假,年前總算是趕了一批大貨出來,讓少東家拉走鋪貨。
再開工,怕是要過了正月十五了。
臘月二十三,小年,這天灶王爺回天上稟報這一年的情況,阿洛早早買了祭灶糖供上。
杜文秀笑言,阿洛這般急切要將灶王爺的嘴粘上,怕是灶王爺吃了不肯上天哩。
阿洛忙嗔她出去,別再惹了灶王爺不高興。
杜文秀吐了吐舌頭,抱著才顯懷的肚子轉身回了屋。
小虎現在放了假,為著省些子炭,也就在堂屋里做功課。
見他穿戴一新,個子又長了不少,也是一個俊俏的少年郎,杜文秀不由點頭暗嘆。
祭灶這天是不吃午飯的,要到下午晌兒申時的時候用那麻花、粉條、白菘下鍋溜了油,添上水。
水開后再用那面糊糊澆到滾水里頭,不斷地攪拌,直到糊狀,做成祭灶湯。
出鍋前撒鹽加醋,再點上幾滴香油,香得人口水都要流下來。
自阿洛學會了烙餅,直言比做饃饃省事許多,又香,就是有些費油。
好在現下杜家并不缺這點子油星,她也樂此不疲隔上幾日便要烙上幾張,家里人多,也吃得快。
倒是讓她頗有成就感。
因此又在那食物精細上下不少功夫,廚藝倒是越發的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