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從今往后,不再插手政務。”
聽到嬴政這么說,祭臺下的百官慌了,特別是那些老古董,陛下乃一國之君,怎能把政務假手于他人。
“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國家大事,還得您親自拿主意啊。”
“陛下,你乃國君,怎能把政務假手他人。”
“”
看著下面反對他的一眾老臣,嬴政心中嘆了口氣。
若是可以,他想直接立玉兒為儲君,這樣玉兒處理政務時,會方便許多。
可現在不比大秦,他有膝下有兒子,身后有宗族,若此時立玉兒為儲君,恐會引起國家動蕩。
所以,只能讓玉兒繼續監國了。
待天下百姓認可玉兒的能力,他再封玉兒為儲君也不遲。
屆時,就算宗室和朝堂百官反對,有天下百姓做后盾,玉兒的儲君之位也能坐穩。
如今中原四周全是勁敵,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把這些勁敵全都消滅掉,讓華夏再無外患。
“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不必再勸。”
“朕執政期間,民間山匪橫行,多處爆發起義。”
“公主頗有先帝遺風,自她監國后,我大隋安穩了許多。”
“朕是天子,自該對天下蒼生負責,公主既然比朕更適合處理政務,那政務,不交給公主又該交給誰”
“難不成你們想讓我大隋,再次陷入前幾年的亂象之中嗎”
聽到嬴政這么說,下面的官員瞬間噤若寒蟬。
前些年大隋天災人禍不斷,儼然一副亂世之象,那時若無公主監國,如今大隋還不知會怎樣。
可公主再怎么能干,也只是公主,大隋的政務若長期交給公主處理,恐會引起皇室紛爭
想到這里,一個大臣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齊王年長,監國之事,陛下不若讓齊王與鎮國公主一起。”
被點名了的楊暕有些意外,不過還期待的看向祭臺上的嬴政。
若父皇讓他和楊勝月監國,他再把楊勝月嫁出去,那儲君之位,早晚會是他的。
就算父皇不立他為儲君,他手中有權了,這天下,不也早晚是他的
嬴政淡淡的看了一眼楊暕,眼底的嫌棄毫不掩飾。
“讓齊王監國”
“愛卿,你莫不是突厥派來的臥底”
聽到嬴政冷冽的聲音,剛剛提出讓監國的大臣連忙跪了下來,顫抖著聲音辯解道
“陛下明鑒,臣對大隋,絕無二心。”
嬴政冷哼,“齊王什么秉性,你們不了解嗎”
“既知道齊王的秉性,你又怎說得出這種話”
“怎么你想讓我大隋亡國”
明明是入冬的天氣,跪在地上的大臣卻冷汗連連。
“陛下,臣絕無此意,還請陛下饒恕。”
看著下面瑟瑟發抖的大臣,嬴政眼中滿是冰寒之意。
“能說出這種話來,朕看你也是老糊涂了。”
“往后,回家歇著吧”
豆大的汗從額間滑落,大臣顫抖著聲音,連忙磕頭謝恩“多謝陛下。”
看著眼前發生的這一幕,楊暕的臉上瞬間毫無血色。
父皇如此做,不就擺明了不想讓他參與朝政嗎
這位大人落得如此下場,往后朝中,誰還敢親近他
感受著周圍若有若無的打量,楊暕只覺得如芒在背,他狼狽的盯著祭臺上的嬴政。
父皇,好狠的心吶。
祭臺上,嬴政招手,讓太監把封賞司農局的圣旨拿來。
之玉見此,默默的后退了幾步,把位置讓給嬴政。
人群中,李世民愣愣的看著祭臺上的之玉,目光滿是復雜。
陛下讓公主長期監國,那他還有機會嗎
祭祀結束后,之玉被嬴政叫去了皇宮。
御書房內,之玉自顧自的找了個位置坐下,慵懶的道“父皇,你今天可算是為我樹敵了。”
“你看到齊王那個眼神沒有”
“要是眼神能殺人,我可能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