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嘆息,“若朕以后能去玉兒口中所說的宋明時期,那朕,一定把那些儒家的人都殺了。”
“這種禍害人的東西,就不該存在。”
之玉悵然一笑,“儒家發展到后面,已在華夏根深蒂固,父皇若是把儒家的人全部殺了,恐怕有些困難。”
“而且,隨著科舉的時興,天下讀書人,皆為儒生。”
“父皇若是把儒家的人全部殺了,國家機關就運行不下去了了。”
嬴政勾唇冷笑“若儒家發展到后面,會變得愚昧不堪,那朕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會把儒家趕出朝廷。”
“世人皆罵我大秦,說我大秦用法家思想,是冷血無情。可比起法治嚴明的法家思想,儒家更能殺人于無形。”
之玉搖頭,“儒家,的確越發展越封建。”
“這也是孩兒會啟用百家的原因,若讓儒家一家獨大,必然會出現弊端。”
嬴政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既然如此,玉兒,把百家學宮辦起來。”
“我大隋需要的,是各家學派的人才,而不是只儒家。”
之玉無奈嘆息,“父皇,如今距大秦已過了八百多年。”
“經過儒家這幾百年的打壓,其他學派,十不存一。”
“此時要辦百家學宮,怕是比登天還難。”
嬴政輕哼一聲,眼底滿是堅定,“再怎么艱難,也要辦起來。”
“不能讓儒家再這么發展下去,不然我們父女離開后,這個社會,還是會成儒家的一家之言。”
之玉嘆了口氣“內政的事,父皇不必擔心,孩兒自有解決之法。”
“如今父皇出征在即,孩兒給父皇準備了不少好東西,父皇明日可要去看看”
聽到之玉這么說,嬴政被勾起了興趣,“哦玉兒給朕準備了什么”
之玉高深莫測的笑了笑,“父皇去看后不就知道了。”
聞言嬴政傲然起身,負手道“既然如此,你明日派人去宮里接朕。”
說罷,嬴政揮袖,離開了書房。
“恭送父皇。”
之玉見此,微微屈膝對嬴政行了一禮。
熱鬧的街道上,小孩三兩成群玩作一團。
喜慶的樂聲由遠及近,迎親隊伍緩緩而來。
高頭大馬上,李世民一身喜袍,策馬緩慢向前行,他的身后,跟著一輛由十幾人抬著的花轎和說不清的丫鬟仆人。
隊伍前端,喜婆大把大把的撒著銅板,遭來街邊小孩的一頓哄搶。
李世民雖被曬的黑漆漆的,但畢竟是國公府的公子,他一身的氣質,并沒有因為皮膚黑而有所改變,行為舉止間,顯得矜貴異常。
他不斷的朝周圍對他說出祝福的人拱手,臉上帶著和熙的笑容。
周邊的百姓見他如此謙虛有禮,不由紛紛夸贊,好一個溫潤如玉的少年郎。
酒樓的雅間中,目視迎親隊伍離開后,嬴政轉身,頗為不解的看向之玉
“玉兒,天下世家都被滅得差不多了,你為何要把李家留著”
之玉聳肩“有用。”
嬴政皺眉,“李家能有什么用”
之玉攤手“能為我所用。”
嬴政不解,“李淵的幾個子嗣的確不錯,但因為幾個人才,你就放了一個世家,這不像你一貫的作風。”
之玉淡然一笑,“父皇,比起把李家貶了,我覺得還是把他幾個子女用起來比較好。”
“特別是李世民。”
嬴政皺眉,“那李世民,可是有什么過人之處”
“朕看他黑不溜秋的,整個人和農夫差不多。”
之玉搖頭,“父皇,你可別小看了李世民,他在歷史上,可是與你齊名的皇帝。”
“而且,他是這個小世界的大氣運者。”
聽到之玉說李世民是與他齊名的皇帝,嬴政不淡定了“李世民將來會造反”
之玉點頭,“對。”
“大隋滅了后,接著就建立了唐朝,唐朝的第二個皇帝,就是李世民。”
嬴政眉頭微皺“既然是反賊,玉兒為何還要留他。”
“大氣運者又如何朕一樣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