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了李治和武則天以后,之玉便開始部署她和親的事情了。
如今邊境形勢緊張,李治和武則天不想讓她和親,但朝中大臣想。
國家建立一定的時間后,朝中大臣的熱血減退,大家早已沒有建國時的熱血和激情。
只要她愿意和親,朝中大臣自會排除萬難把她送去吐蕃。
排查之玉身邊出現過的人后,百思不得其解的李治和武則天在書房里密談了半天。
第二日下了朝后,帝后兩人結伴來了之玉的宮里。
“兒臣拜見父皇母后。”
之玉并不意外兩人的到來,恭敬的對兩人行了個禮。
武后上前扶起了之玉,眼中情緒復雜的看著她道“起來吧。”
“多謝父皇母后。”
李治坐到了主位上,看之玉的眼神是毫不掩飾的慈愛與溫和“月兒,你可知,我和你母后為何會來你這”
之玉頷首“若兒臣猜的不錯,父皇母后,是為和親之事而來。”
李治淡淡一笑,溫度的臉上顯露出了幾分疲態“月兒,你母后說,你若真想和親,那我們就成全你。”
“不知此時,你可有改變主意”
之玉搖頭,一臉堅決的道“和親是兒臣深思熟慮后做出的決定,還請父皇母后成全。”
見之玉回答得毫不猶豫,李治沉默了,半晌,他低低嘆了一聲
“月兒,此去吐蕃,山高路遠,若你真去和親,恐怕此生再難見到父皇母后。”
見李治提起這沉重的話題,武后臉上的笑容也逐漸淡了下去。
她的女兒有自己的野心固然好,可畢竟是她疼愛了十幾年的女兒,若從此骨肉分離,她哪里會舍得。
之玉對著李治欠身福了一禮,靜默道“父皇母后對兒臣的生養之恩,兒臣銘記在心。”
“可月兒不僅是父皇母后的女兒,更是大唐的公主。”
“身為女兒,兒臣自然想在父皇母后膝下承歡。可作為大唐的公主,孩兒見不得父皇母后為難,也不忍我大唐邊境的百姓活在吐蕃的騷擾中。”
聽到之玉的話,李治和武后神情復雜的對視了一眼。
半晌,李治長嘆了一聲,“月兒長大了。”
聽到李治情緒復雜的語氣,之玉淡淡一笑,“父皇,母后,兒臣長大了,所以兒臣想替你們分憂。”
李治沉默著看向武后,語氣不忍的道“皇后,月兒和親的事,你怎么看”
武后見李治把問題拋給了自己,不由搖了搖頭“陛下,你去御花園走走吧,臣妾陪月兒說說話。”
聞言李治點了點頭,慈愛的目光落到之玉身上良久,這才轉身離開。
“月兒,你要想好了,今日你若還不改口,和親的事情,可就要定下來了。”
之玉點頭“母后,兒臣想好了,兒臣愿意去和親。”
武后聞言微微一嘆“月兒,母后不知道你為何突然改變主意,但你想去和親,母后也不攔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