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玉淺淺一笑,“母后,你登基后,你就是君王,君王下發政令,無需別人同意。”
聽到之玉這么說,武氏聞挑眉“你是想讓我態度強硬的讓女子參加科考。”
之玉頷首,“母后初登基,總算要立威的,此事,剛好可以拿來做文章。”
“他們若是敢質疑母后的政令,兒臣愿意做母后手中的刀,讓他們看看,誰才是這江山的主人。”
聞言武后沉默了片刻,憂慮的道“民間教養女兒,都往賢良淑德的方向教,科舉并不簡單,這些女子,能考上嗎”
“若沒有女子能上榜,百官必然會讓我收回成名。”
之玉淡淡一笑,“這母后無需擔憂,我手底下,剛好有一群讀書人。”
聞言武氏微微挑眉,有些意味深長的笑道“原來月兒,早有準備”
之玉搖頭,無奈的嘆息道“兒臣去單于道時,天災才結束。”
“那時的邊境,荒涼至極。”
“許多人家為了節省糧食,就會拋棄女兒”
“同為女子,兒臣怎忍心看這些女孩流落街頭,所以就建了個收納所,把這些女子都留下了。”
聽到之玉這么說,武氏沉思了片刻,點點頭道“怪不得你突然寫信來我這邊要人,原來是讓他們去邊境教這些女子手藝。”
之玉頷首,“我既收留了她們,自然得讓她們有安身立命的本事。”
“這些女孩學習了一段時間后,有人選擇從軍,有人選擇學醫,有人選擇學養蠶刺繡,也有人對治世感興趣。”
武氏若有所思的點頭,“月兒,做的很好。”
之玉聞言抿唇笑了笑“作為皇家公主,這些都是我該做的。”
武氏笑而不語,不過卻把之玉提議的事情放在心上了。
既然這天下間都要出現女皇帝了,那多出幾個女官,又有什么關系呢
百官接受不了又如何,她要做的事情,誰都阻擋不了
載初元年,太后改名武曌,在洛陽正式登基成為女皇,年號天授。
武則天不是沒想過要改國號,但是想到之玉在李治面前發的誓后,她就否定了這個想法。
既然月兒要做儲君,那這江山,將來還是李家的。
她改不改年號,也沒有什么意義。
巍峨的宮殿中,之玉和站在百官前面的前皇帝李旦面面相覷。
李旦扯了批唇角,勾出了一抹諷刺的笑容,“月兒對母后真是百依百順。”
“連母后要登基這事情,你都能支持。”
之玉聳肩,無所謂的道“誰當皇帝都一樣。”
“反正這皇位,無論誰做都輪不到我,那我干嘛瞎操心”
“無論你們誰當皇帝,我不都是公主”
聽到之玉無所畏懼的話,李旦有些語塞,“月兒,你不要忘了你姓什么。”
之玉打量了他一眼,無所謂的道“我姓什么我自己清楚。”
“怎么你是不是想說,我姓李,你也姓你,所以我必須幫你,不能讓母后奪了李唐家的江山”
說著說著,之玉都笑了,“皇兄,你當皇帝的時候,不是在母后面前慫得不成樣嗎”
“我一個公主,哪有你這個做皇帝的厲害,你都拿母后沒辦法,我又能怎么樣呢”
“難不成你想讓我帶兵包圍皇宮,打著清君策的名義把母后趕下來,再扶持你做皇帝”
聽到之玉略帶嘲諷的話,李旦的臉上有些難看“月兒,小心母后登基后,把武家的人立為儲君,到時候,你這個公主,恐怕就當不成了。”
之玉無所謂的聳肩,目光凌厲的道“我手握大唐的兵權,誰給廢我,我殺誰。”
李旦神情復雜的看了之玉一眼,“父皇對你倒是好。”
“連軍權這種東西都敢交給你。”
之玉面臉笑容的點頭,“沒辦法,誰叫父皇覺得我對皇位沒有威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