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離場后,之玉在心中給她豎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則天女皇,真是霸氣側漏。
收拾了朝堂上的爛攤子后,之玉屁顛屁顛的去了武則天的寢殿。
“母皇你身體可好點了?”
見之玉心情不錯,武則天挑眉,“怎么?做儲君了就這么開心?”
之玉點頭,“母皇信守承諾,兒臣想不開心都難。”
聞言,武則天假笑出聲:“朕哪敢不遵守承諾。”
“你在民間威望比朕還高,還手握兵權,朕要是不遵守承諾,當年玄武門的案子,怕是要重現了。”
之玉搖頭,“這哪能呢。”
“兒臣的刀,對準的,向來是外族之人。”
“自家人,我怎么下得了手呢?”
聽到之玉這么說,武則天似笑非笑的看她一眼,嘆息道:“知子莫若母。”
“你心中在想些什么,朕怎能不明白。”
聞言之玉不由低笑出聲:“那母皇覺得,兒臣被封儲君后,下一步該做些什么?”
武則光目光望向窗外,威嚴的臉上是讓人看不懂的神色。
半晌,她微微低頭,嘆息道:“出征。”
聞言之玉含笑道:“知我者,母皇也。”
“等母皇的病好了,兒臣便去征周邊的幾個國家。”
“兒臣說了,兒臣要讓母皇,成為比肩始皇的存在。”
武則天輕輕搖頭,似是對江山的擴張并沒有多大興趣。
“月兒,你以后若是當了皇帝,會如何安置你兩個皇兄?”
之玉坐一屁股坐在武則天床前的小凳子上,聳肩道:“正常王爺是什么待遇,他們就是什么待遇。”
武則天嘆息了一聲,疲憊的道:”朝堂官員,對你兩個皇兄多有推崇。”
“留著你那兩個皇兄,你就不怕你將來的皇位坐不穩?”
之玉搖頭,好笑的道:“母皇,容人之量,兒臣還是有的。”
“朝中官員因為兩個皇兄是男子,所以對他們多有推崇,覺得大唐的儲君,應該出自他們之中的其中一個。”
“幾千年來,華夏的皇帝,除了母皇外,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一個女子。所以朝臣的心向著皇兄,兒臣理解。”
“他們從小受的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但兒臣會用自己行動告訴他們,兒臣......,才是最適合做儲君的人選。”
“若實在有大臣念著兩位皇兄,那兒臣就把他們調去皇兄麾下,讓他們親眼看看,他們心中意屬的君王,是真的適合做帝王嗎?”
看著一臉坦然的之玉,武則天驀然笑道,她似嘆息似欣慰的道:“月兒,你的心胸,比朕寬廣。”
之玉搖頭,“兒臣生在皇室,自幼得父皇母皇庇佑,走的路,都是母皇鋪好的。”
“兒臣慚愧,擔不起母皇的夸獎。”
“月兒,你這時候........,看起來不像高宗,也不像朕。”
之玉眨了眨眼,“那母后覺得,兒臣像誰呢?”
武則天搖頭不語。
“也是我生你們的時候,沒把你們生均勻,你幾個皇兄身上缺的心眼的謀略,都全部加在你身上了吧。”
之玉聞言含笑道:“那兒臣可要多謝母皇了,若不是母皇偏愛,兒臣現在可能還是個碌碌無為的公主呢。”
聞言武則天虛弱的笑了笑,“行了,你也別說話哄朕了,朕乏了,你退下吧。”
“出征之前,所有國務,都由你來處理。”
之玉拱手:“是,兒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