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記得,幾年前這金鑾殿中,就坐過女子吧。”
“那時,你們怎么不站出來反對呢?”
見趙禎提起曾經垂簾聽政的劉太后,底下大臣面面相覷。
“官家,太后和公主,怎能一樣。”
“太后垂簾聽政,是為了大宋。”
“公主年幼,如何能來朝堂這種機密之地?”
趙禎冷冷的看著眾人,“公主為何不能來。”
“她是吾的血脈,是吾的長女,她來這,不是天經地義嗎?”
“公主與太后同為女子,你們反對公主入朝旁聽,卻允許太后垂簾聽政,又有何居心呢?”
“官家,當年您初登大寶時,尚且年幼,無法獨立處理紛繁復雜之政務,迫不得已之下,太后這才垂簾聽政以穩定朝局。”
“太后垂簾聽政并不罕見,史書上就多有記載。”
“可是,數千年來,我華夏就沒出現旁聽朝政的公主!”
趙禎面無表情地掃了下方一眼,緩緩說道:“公主聽政是沒有先例,可這并不代表此事不可行。”
“太后為外姓之人,都能參議朝政,公主身為皇室血脈,難道就沒有資格旁聽國家大事嗎?”
趙禎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朝政見趙禎如此堅定,里面就跪成了一片。
“還請官家三思。”
趙禎冷冷的看著眾人,“讓公主旁聽朝政,是吾深思熟慮后的決定。”
“無論你們如何反對,吾都不會收回成命。”
“官家,你此舉,難道就不怕史筆如鐵,遺臭萬年嗎?難道就不怕后人戳你脊梁骨嗎?”
趙禎聞言冷笑出聲,“我趙禎生不出兒子,生不出儲君這件事,就足夠后世之人笑話了。”
“只是讓公主旁聽朝政而已,我又怕什么?”
“兗國公主是我的女兒,是大宋的公主。”
“你們如此阻止她旁聽朝政,是什么意思?”
“難不成你們想讓我把趙曙封為儲君,讓他來旁聽,如此就合你們的意了?”
見趙禎面色陰沉的提起趙曙,跪著的一眾朝政連忙叩首。
“官家,臣等絕無此意。”
趙禎冷笑,“那你們為何萬般阻撓?”
“我趙禎生不出兒子,沒有兒子幫我分憂,所以我培養我女兒,這你們也要管嗎?”
“難不成我生不出兒子,就不配有人替我分憂了?”
聽到趙禎憤怒的話,御史中丞上前進言道:“官家,您若想讓人給你分憂,完全可以讓嗣子來朝堂。”
“您別忘了,您膝下除了兩位公主外,還有一個嗣子。”
趙禎淡淡的瞥了一眼御史中丞,“他如今正是學習之時,不適合出現在朝堂。”
聽趙禎這么說,御史突然進言道:“臣聽聞,官家為了公主的學業,四處給公主找夫子。”
“而嗣子,如今還在資善堂學習。”
見御史提起這件事情,趙禎好整以暇的挑眉道:“怎么?有什么問題嗎?”
見趙禎承認了此事,御史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拱手道:“官家,你如此做,豈不是厚此薄彼。”
“嗣子既然過繼到你膝下,你就該對他一視同仁。”
“你怎能重公主而輕嗣子。”
“如此作為,絕非君子所能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