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朝堂上提出要立安兒為儲時,朝中沒一個人同意。
可這又怎樣,這些人越不同意,他就越想立他的安兒為儲。
他皇位,只能給他的血脈。
他知道,千百年來的固態思想,讓人們無法接受他的女兒做儲君,所以他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每日上朝,他都會提這件事情,這一提,就是八年。
這八年,他的安兒從一個軟軟糯糯的小姑娘,成長為一個文武雙全的英姿颯爽的大宋公主。
他清楚的知道,安兒離儲君之位,只差一個理由。
所以在安兒提出要和西夏合攻契丹時,他猶豫再三,還是同意了。
幸好,他的女兒不負所望,大敗契丹。
可惜的是,那個鮮活的女子,留下一個女兒后,就永遠的離開了他。
此時,他對世間一切,都失去了興趣。
所以當安兒悄悄來宮里看他時,他就在心中做決定,等安兒班師回朝,他就傳位于安兒..........
安兒收復燕云十六州,攻下了契丹。
有這個功績傍身,誰敢反對他的安兒稱帝,他就殺誰..........
他強勢退位后,心里一下子就空了起來,一時間,他也不知自己該干什么的好。
朝中大臣日日來他這里,找他告安兒的狀,時間長了,他也煩了。
劉太后壓在他的頭上壓了半生,其中苦楚他心中自然清楚。
所以他不愿插手安兒處理政務,只要安兒不把大宋敗了,他都不會出手。
安兒似是看出了他的無聊,所以讓他出去游山玩水,考慮了沒多久,他就答應了。
只要他在汴京待著,安兒的頭上就一直有一個太上皇壓著,這對安兒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出去看了大宋的山河后,趙禎突然發現,他治理下的江山,其實并沒有朝臣說的好。
富足安寧之下,藏著許多人間疾苦。
他們一群人走走停停,邊看風景邊義診,走著走著,他就愛上了這種感覺。
汴京城里聽到的話,遠沒有親眼所見的真實。
他每去一個地方,就會找出這個地方的貪官污吏,然后傳信給他遠在汴京的女兒。
他的女兒經常打趣他,說他是她安插在民間的眼睛。
瑞禾長大后,被安兒封了親王,送去開發南方。
他閑來無事,不是去北方看自己的大女兒,就是去南方看自己的小女兒。
瑞禾去開發南方的第二年,傳信給了他,說她看上了一個男子,想立那個男子為王夫。
聽到這個消息,他快馬加鞭,帶著他的搭子蘇軾快速往南方而去。
去了后才發現,瑞禾看上的,是一個年輕的民間大夫。
對于瑞禾的王夫,他的要求并不高,見這大夫眼神清明,不像是個壞人,他就直接同意了。
畢竟他大女兒不成親,要是他對于小女兒成親的要求高了,小女兒也不成親了怎么辦。
他們家,可是有皇位要繼承的。
就算安兒不愿意成親,大宋的下一任皇帝,也得是他這一支的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