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紀大了,想睡個好覺也不過分吧,怎么任務就這么多呢?
陛下啥都派給他干,到底是在重用他,還是想累死他?
見之玉如此器重魏忠賢,朱由檢若有所思的打量了他一眼后,不由朝旁邊站著的官員使了個眼色。
收到朱由檢發出的信號,一個年邁的官員站了出來。
“陛下,既然要減小國庫開支,那九千歲建生祠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先緩一緩?”
“各地官員給九千歲建生祠,用的都是朝堂的錢財,若是取消供養宗室,卻依舊建生祠,怕是有些不妥。”
聞言之玉沒有說話,而是目光淡然的笑了笑,朝魏忠賢道:“魏大人,生祠畢竟是給你建的,這件事情,你怎么看呢?”
看著之玉臉上看不出情緒的笑容,魏忠賢心中百轉千回,最后還是拱手道:“陛下,一切應該以大明為重。”
“建生祠實在過于鋪張浪費,是該停停了才好。”
聞言之玉淡淡點頭,“既然魏大人都如此說了。”
“那那些想建卻還沒建的生祠,就都停了吧。”
“至于已經開始建的,那就繼續施工。”
聽到之玉這么說,魏忠賢心里沉了沉。
不過還是拱手道:“陛下英明。”
之玉淡淡擺手,“魏大人,我昨日交給你的任務,你可完成了?”
聽之玉提起抄家的事情,魏忠賢點了點頭,“回陛下,您下旨讓臣抄家的六十一家人,臣已經全部抄家完。”
“被抄家的人及其家眷,如今被臣全部送去了牢里。”
“他們的家產,臣已讓人送去禮部。”
聞言之玉點了點頭,“如今就好。”
“既然已經關進大牢了,那就查一下他們家里面的人吧。”
“若他們家中之人,有人作奸犯科,那就按律處置。”
“若有清白者,就放出來。”
“是,陛下。”
聽魏忠賢說,昨日他抄了六十多個人的家,在場的大臣不由倒氣吸了口涼氣。
陛下還真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可這火,會不會也太大了。
一夕之間抄家六十余,這事要是在民間傳開,怕是要引起不小的恐慌.........
不得不說,他們這位剛剛上任的皇帝,是真的有點勇。
御史大夫此時站了出來,朝中之玉拱手問道:
“陛下,不知你下旨讓人抄的,是那些人的家?”
眾人自然知道抄家的事情,畢竟昨天魏忠賢帶著人浩浩蕩蕩的去抄家,鬧出的動靜可不小,眾人想不知道這件事情都難。
可大家疑惑的是,他們這位新君,用的抄家借口是什么.........
眼前龍椅上的新君,眾人從前并未接觸過。
她的脾氣如何,秉性怎樣?大家都不知道,所以大家此時,只能小心翼翼的觀察,企圖從這位新君的言行舉止中,看懂他們的這位新君。
聽到朕既然下旨抄了他們的家,那自然是因為,他們犯了事。”
“至于他們犯了何事,你可以去刑部去問問,朕就不在這一一解釋了。
沒有問出原因,賈繼春沉默著走回自己的位置。
此時另外一個大臣站了出來,
“陛下,不知昨日您讓人押入大牢的官員,該如何懲治?”
之玉淡淡擺手:“朕已派他去查他們。”
“若查出來,他們一身清正,沒做過什么違法犯紀的事情,那朕就放他們歸鄉。”
“若有作奸犯科者,就按大明律法處置吧。”
聞言剛剛說話的大臣有些猶豫,“陛下,科考不易,這些大人走到如今這步不容易。”
“臣在此,求陛下看在諸位大人對大明還算忠心的份上,給諸位大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讓諸位大臣留在朝堂吧。”
之玉好整以暇的點了點頭,“若經查實,他們沒有作奸犯科,那他們想留在朝堂,朕自然也歡迎。”
“若他們固執己見,覺得女子不能為帝,那朝堂........,還是不合適他們。”
下了朝后,朱由檢一臉凝重的走向了乾清宮。
作為王爺向,他的消息比別人要廣許多。
也正是這樣,他的臉色才這么凝重。
昨夜魏忠賢帶人去抄的家,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東林黨的..........
“陛下,信王求見。”
之玉正在乾清宮考察后宮女官們的實力,聽到外面太監的話,她擺了擺手,“讓信王在偏殿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