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言寢不語,在霍霆山這里是不存在的。見裴鶯用了一箸胹羊后,他慢悠悠道“行軍這些日子暫且委屈夫人了,待到了廣平郡,我再給夫人尋些珍饈美饌。”
裴鶯搖頭說“談何委屈,有葷有素,足矣。”
霍霆山卻注意到她只夾了兩箸胹羊,就沒往胹羊那處下筷了,遂問“夫人不喜羝肉”
裴鶯本來想說不是,但見霍霆山又露出那種“騙我的人墳頭草都三尺高了”的神情,她話到嘴邊改了口“有些吃不慣它的膻味。”
后世燉羊肉時,常會使用小茴香和白芷等調料輔助去除羊肉的膻味。小茴香是南北朝才傳進來的,如今還沒影呢,白芷現在倒是有,但還沒人發覺白芷有去除羊肉膻味的功效。
歸根到底,還是時代的緣故。
許多人尚且吃不飽,有肉吃就不錯了,哪顧得上其他,更別說膻味于許多人并非不能接受。
霍霆山想了想“改日我讓火頭軍給夫人做些魚羹。”
魚的氣味比羝肉的要小許多,如今他們依水行軍,魚倒也易得。
裴鶯沒想到他聽她不喜歡羝肉,竟想給她找些魚兒。
她不由想起方才在火頭軍里看到的情形,掌勺的衛兵心痛又不舍,每次糧下鍋都好似切他肉般難受,還對旁邊的新兵耳提面命,叮囑一定要緊著糧食。
那新兵蛋子被拍了腦袋也不敢生氣,一邊捂著頭一邊小聲解釋說想讓軍中的弟兄們都吃飽點。
胹羊裝了滿滿數鍋,看似很多,但架不住軍中人多,每個人分得的其實也就幾口罷了。
裴鶯抿了抿唇,到底還是說“將軍,一頭羊約重二鈞,若是放養,待到出欄至少得八個月。您可曾想過畜養另一種牲畜,比如說豕。豕能長至十鈞,雖出欄耗費時間和羊相近,但其繁殖速度遠勝于羊。”
霍霆山認真聽完了,卻是道“夫人,豕肉比羝肉更難以下咽,且夫人口中的豕能長至十鈞,我未曾見過。羊食草即可,豕卻不行,如今一些百姓人尚且食不果腹,如何能有余糧飼養豕”
裴鶯稍愣,隨即想起在肉在古代里也分三六九等。
所謂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
豕,也就是豬,在一眾肉里幾乎排到尾巴去了。這與豬的食譜分不開,豬是雜食動物,既能吃葷也能吃素,還能吃粑粑。
吃前二者養不起,吃最后一種養出來臭氣熏天,貴族們不屑于吃。因此在宋以前,一直是羊肉占主導地位。
霍霆山將裴鶯的神色收于眼底,施施然問“夫人方才那般說,可是有什么破解之法”
裴鶯微微搖頭“算不得破解之法,只是一點小建議。將軍不妨命百姓大量種植麥子,以此代替粟米,麥在旱地里也能活,生長周期短。若播種時間得宜,四十日便可成熟,且麥的產量高,比之粟米更能裹腹。”
這些天的餐食讓裴鶯意識到,她如今處的時代很像東漢,只不過朝代是歷史上不曾出現的大楚皇朝。
此時北方的主糧以粟米為主,當然,也有人吃麥子。但麥子真正成為北方人的主食,還是在唐代時。
霍霆山早已放下了雙箸,仔細聽完后道“夫人,若是喂養豕的余糧基本解決了,又該如何解決豕身上的臭味”
豕的氣味太重,總不能每次打完仗回軍,都讓士兵吃難以下咽的食物。長久以往,怕是沒人想投幽州軍。
裴鶯看著霍霆山,目光往下飄“閹割即可。”
霍霆山輕咳了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