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明末第六十九章收線
正史上的記載在某些時候不一定準確,畢竟寫史和修史的終究是人。
明代幾本史書之間經常會出現偏差,記載不同的事情,后人研究也只能從其中相互印證,找出最符合邏輯的解釋,但是有些事情終究是難以復原全貌。
不過高杰在背叛李自成這一段記載卻是沒有什么出入,明史之中有一句話描寫的很清楚。
“自成妻邢氏武多智,掌軍資,每日支糧仗。”
“杰過氏營,分合符驗。氏偉杰貌,與之通。”
“恐自成覺,謀歸降,次年八月遂竊邢氏來歸。”
就是說李自成的妻子邢氏掌管軍姿,高杰在營帳中交符驗合的時候,邢氏因為容貌俊朗,兩人之間開始有了私情。
而后高杰害怕李自成發覺,便謀劃歸降,于是在八年的八月和邢氏兩人一起歸降。
后來高杰便被洪承疇安排到了賀人龍的麾下。
陳望很清楚,如今的高杰現在應該是十分慌張,恐怕是李自成或則是旁人已經是發現了一些端倪。
原本的時空之中,在八月的時候。
明軍接連遭遇兵敗,兵力已是捉襟見肘。
洪承疇麾下的兵力就是加上征召而來的兵員也不過僅有一萬二千人左右。
高迎祥、張獻忠聚眾二十五萬余人,于興平之西。
而平涼府的流寇更是一路高歌勐進,連敗明軍。
李自成、惠登相兩人先后于襄樂、湫頭鎮兩地大敗明軍,一路南下,明軍一路丟盔棄甲。
三路大軍自三方襲來,西安府西北部州縣幾乎盡皆淪陷。
那個時候在陜西,高迎祥是完全占據了上風,洪承疇所率領的明軍只有了守勢,根本沒有人知道能不能守住西安府。
但就是那種情況之下,在明軍連番遭遇敗績,損兵折將,兵微將寡的時候,高杰仍舊選擇了投降。
唯一的原因,就是高杰當時已經是處于極度驚慌失措的狀態。
高杰和邢氏私通的事情,多半是被發現了些許的端倪,難以再繼續隱瞞下去了。
而現在正是崇禎八年的八月,高杰叛逃的時間。
歷史上的高杰是在跟隨李自成、惠登相南下之時逃離的軍營。
而后一路向南,直接投降了明軍。
現在正是高杰最為驚慌失措的時候,陳望感覺就算是自己不想辦法去找高杰,高杰自己也會送到他的碗里來。
不過陳望自然是沒有將希望都寄托在高杰的身上,因為這其中充滿了不確定性。
聽天由命并非是陳望的性格,昨天闖軍剛剛抵達,開始扎營的時候,他就派出了多支夜不收。
讓淳化縣的獵戶、采藥人作為向導,自兩山的小道翻山越嶺,向流寇的營地后方滲透而去。
闖軍雖然在外圍設下了重防,但是防備的是夜襲,而后方的老弱卻是臃腫不堪,自然是絕不可能面面俱到。
李自成打破了三水之后,新附者更是眾多,也更容易滲透。
算算時間,等到黃昏之時就能收到夜不收的回報。
高杰現在應該統領著后營或則是中營,賀人龍的事件使得李自成有些不放心這位曾經和他一起的同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