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明末第一百章風起云涌
崇禎八年,九月三十日。
高迎祥領兵圍攻涇陽、三原兩城已達一月之久。
圍攻已有月余之久,雖然多次登上了兩城的城墻,但是最后都毫無例外被趕出了城中。
不同于歷史上的狼狽不堪,明軍在戰役的后期逐漸的奪回了主動權。。
九月二十日,曹文詔夜襲流寇大營,連破七營,斬殺瓦背王。
而后左良玉、曹變蛟等將也皆有斬獲,野戰連勝。
高迎祥、張獻忠接連受挫,軍心浮動,士氣下跌,攻勢再不復從前。
涇陽城外滿地的骸骨,在一開始的時候還有人收斂戰死軍兵的尸骨。
但是當戰爭逐漸進入白熱化之后,那些在城下殞命的饑兵和步隊的尸骨便沒有人再去收斂。
明軍是騰不出手,沒有足夠的精力。
而流寇則是不想冒著被射殺的風險去搶回己方的尸首,因為這毫無意義。
此時涇陽城內城外除了一直彌漫著難聞的腐臭味,還有的便是那怎么也揮之不去的血腥味。
近月余的時間,起碼有萬人以上殞命于涇陽城下。
尸體堆積最多時,流寇甚至可以踏著尸體堆成的小山直接登上涇陽城的城墻。
這血腥味如何能夠消散
天邊紅霞似血,血紅的夕陽映照著血染的大地,整個世界一片鮮血,妖異的可怕、
涇陽城樓之上,洪承疇頭戴尖頂紅纓明鐵盔,外罩著一件無袖魚鱗齊腰甲,內穿蟒袍,下著織錦戰裙,按配著寶劍立于護墻之后。
赤紅的霞光照耀在洪承疇的身上,讓人一眼望去只覺得極為不適,但是洪承疇自己卻是對其毫無察覺。
在洪承疇的身后,曹文詔、曹變蛟、賀人龍、孫守法、高杰等人皆是沉默而立。
城外的流寇看起來已經是起了退意,攻勢一日比一日要虛弱,這一場大戰不出意外將在十月落定乾坤。
除了高杰之外,眾人的神色都很澹然,仿佛勝利本就是應當之事。
高杰站在一眾將校的最后方,他沒有辦法和其他人一樣保持澹然。
這一月以來,高杰所見識到的東西比他活的二十多年的見識的東西都要更多。
原先身處于流寇一方之時,他只覺得明軍很強。
但是具體如何強卻是一無所知。
現在真正的處在了明軍的陣營之后,才了解了很多的事情。
明軍是分三六九等,并非是所有的明軍都很強,這是常識,高杰當初還是流寇的時候就清楚。
現在進入了明軍的陣營之后高杰也更清楚了幾分內情。
明軍之中的衛軍最為孱弱,是最下等,一般是作為輔兵、民夫使用。
九邊重鎮的營兵戰力高低不均,武備也是分配不均。
延綏、榆林、固原這些在西北等地的軍鎮營兵只能算中等,武備一般。
遼東、昌平、薊州、宣府等鎮的營兵屬于上等,糧餉最足,武備最好,幾乎全員披甲。
明軍行軍作戰皆有章法,相互之間也有配合,
反觀城外的流寇,卻是只有最基本的秩序,一打起來后便徹底的開始亂了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