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將軍心懷仁德,接濟遭遇兵禍的鄉民,在下雖然在沔縣內,但也是聽旁人說過。”
這些流民是當初跟著陳望的軍隊后面一路過來的,一開始他就得了消息。
這位游擊將軍似乎將隊伍中軍糧分發了下去,接濟因為兵禍流亡的百姓,那些百姓才從略陽等地一路跟著進了漢中。
“略陽、金牛兩戰雖勝,但是卻彌補不了兵禍造成的影響。”
陳望的神色陰沉,流寇造成最大的破壞其實并不在軍事上,而是在于民政。
流寇所到之處,真的幾乎寸草不生。
他們就像是一群蝗蟲,不事生產,只知道破壞,經過一地便破壞一地。
這個時候的明帝國正值內外動蕩之際,財政已經瀕臨崩潰,根本無力解決民生上的諸多問題。
流寇之禍對于如今的明帝國來說,就是死局。
“流寇入境一路燒殺搶掠而來,沿路百姓遭受兵禍房舍被毀,沒有遮風擋雨的場所,也沒有糧食供給過冬,沿路的州縣沒有人肯管。”
“流寇之所以竄入漢中,歸根結底還是陳某進剿不力,致使兵禍連綿禍及百姓”
陳望眼神冷冽,神色微暗,聲音低沉。
漢中的這一場兵禍,完全因他而起。
這一場禍端原本不應該是漢中遭遇,但是他的計劃必須要進入漢中府,他需要一個借口。
擺在陳望面前的難題,是一個電車難題。
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
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壓到他們。
幸運的是,你可以拉一個拉桿,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
然而問題在于,那個瘋子在另一個電車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
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無論怎么選擇都有巨大的問題。
陳望必須要做出選擇,他選擇了兩相其害之中取其輕,拉動的正是那桿代表著生死的拉桿。
他從來都不是什么圣人,但是他也并非是什么鐵石心腸。
沒有他引來這些流寇,日后流寇一樣會攻入漢中,漢中將會遭受更大的苦難和破壞。
而當清兵入關之后,戰火將會席卷整個神州。
分發軍糧接濟流民一方面是為了之后的計劃,另一方面也是想要盡可能的將災害降到最小。
只有進了漢中他能夠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才能夠暗中經營基業。
不入漢中,那么之后的數年只能不斷往返,來回征伐,疲于奔命。
運氣壞些倒在奔波的路途之上,在史書之上就此被一筆帶過。
運氣好些這個世界上不過又多個一個賀人龍或者是左良玉一般的人物。
但是無論是成為賀人龍還是成為左良玉,都沒有辦法阻止那即將到來的浩劫。
“你我都清楚,現如今正是天寒地凍的時節,沒有吃食,沒有住所,就是一個死字。”
陳望拿起了放在一旁的茶盞,目光移動投向坐在側方的關啟林。
他說的的已經足夠的明顯,他在等著關啟林的答桉。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