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的主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由盧象升帶領,另外一部分則是由洪承疇帶領。
要想攻取西安,這兩部明軍都不能處于西安的周邊。
他的計劃便是先散布棋子削弱盧象升麾下的兵力,然后以自己為餌料吸引盧象升的追擊,拖住盧象升麾下的明軍主力。
勛陽群山還有其周邊密布的河網,是最為優良的屏障,可以為他們擋住明軍的追擊。
南直隸的軍兵面對著各地散布的流寇焦頭爛額,湖廣的營兵被鎖在襄陽城,而盧象升所領的河南兵一部分需要去清剿各地的小股流寇,另外大部分全都被留在了南陽府。
南陽至西安足有兩千余里,西安如果告急,就算是插上翅膀,盧象升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從南陽府快速的馳援西安。
雖然惠登相那邊和歷史上的進程不同,但是洪承疇所帶領的明軍,現在也如同歷史上一般被李自成吸引了過去。
高迎祥布局已定,盧象升和洪承疇兩人在這個時候都沒有識破高迎祥的計策。
洪承疇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李自成的身上,他召集重兵欲要一戰殲滅李自成,以平陜西匪亂。
李重鎮、祖寬兩人此番也被其借調北上,為的便是徹底剿滅李自成。
而盧象升現在也被高迎祥吸引在了漢江一帶。
高迎仙在陜西、河南,湖廣三省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削弱西安城的守備力量,而他也確實做到了。
陳望此時已經是徹底想通了其中的關竅。
歷史上在五月之時,高迎祥之所以再度從漢中府,重新轉向東面的勛陽府和襄陽府就能夠說得通了。
高迎祥這一次的轉回勛陽和襄陽的原因的就是再布迷陣,隱瞞自己想要突襲西安府的意圖,使得盧象升繼續領兵守衛南陽府,也讓洪承疇不將目光放在西安之上,領兵繼續北上。
高迎祥騙過了洪承疇,也騙過了盧象升。
一直以來高迎祥的小心與謹慎,讓洪承疇和盧象升兩人都沒有想到高迎祥這一次竟然會如此的大膽。
歷史書太小,裝不下一個人波瀾壯闊的一生。
歷史書又太大,裝下了華夏上下五千年。
書中隨手翻過的一頁,用筆劃過的內容,便是很多人的一生。
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英雄豪杰如過江之鯉,謀臣國士更需車載斗量。
那些淹沒在浩瀚的史書之中,被掩埋在沙土之中的明珠更是不計其數
高迎祥在歷史所留下的名聲完全不及李自成與張獻忠兩人。
大部分對于他的印象,也不過僅僅只是第一代的“闖王”。
如果李自成沒有繼承高迎祥“闖王”的稱號,或許他的名聲或許會更加的低微。
身處局中,就算是作為對手,陳望也被高迎祥的膽魄和謀略所折服。
一個人有著這樣的膽魄,能想出這樣的謀劃,如何不讓人感到心悅臣服。
在高迎祥死后,再沒有人站出來能夠號召眾人跟隨在其后。
陳望搖了搖頭,他原來在讀這一段歷史并沒有向著更深處去想。
大部分人只當是高迎祥接連戰敗,在走投無路之下才兵行險招,通過棧道想要突襲西安。
但是實際上那個時候的高迎祥麾下的實力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傷,完全能夠堅持下去。
在湖廣和南陽府的官兵根本不足以將其逼上絕路。